板栗疫病的防治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6 |
(一)分布及為害 又稱干枯病、胴枯病,為世界性栗樹病害。由于美洲栗和歐洲栗極不抗病,因此在二十世紀初期,該病在歐美各國廣為流行,幾乎毀滅了所有的栗林。我國的板栗被認為是高度抗病的,但我國不少省、市,如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江西、廣東、廣西、湖南等省均有發生,有的地方還十分嚴重,甚至造成大片板栗失收林毀,被列為國內、外檢疫對象。 (二)癥狀 為害大樹、苗木、主要發生于樹干、枝條上,尤以樹冠下部枝條易感病。發病初期病斑水漬狀、園形或不規則的褐色病斑,病皮稍腫皺,皮層組織腐爛,后期樹皮干縮狀子座。天氣潮濕,在子座上溢出橙黃色分生孢子角。秋季子座漸變為茶褐色。在其內部形成子囊殼。 病菌主要在寄主皮層中蔓延。當病害嚴重時,木質部表層亦可侵染,引起樹勢嚴重衰退。當病斑圍繞樹干后,上部枝逐漸枯萎、變黃,繼而凋落。 (三)病原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由子囊菌亞門、核菌綱、間座殼科、內座殼屬、寄生內座殼菌的真菌引起。 (四)發病規律 病菌以病樹上的菌絲體和子座越冬,次年春季溫度升高后開始活動,4月份病斑上產生桔黃色子座,潮濕天氣,子座內擠出分生孢子角。病菌經風、雨、昆蟲或鳥類傳播,從傷口侵入。病菌遠距離的傳播是通過帶病種苗無性繁殖材料運輸。 病害與溫、溫度有密切關系,雨水多,濕度大,發病最嚴重。與地形勢關系亦十分密切,若土壤瘠薄,樹勢弱,則發病重。地下水位高或不易排水的栗園,發病也重。 (五)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防止病害通過帶病種苗、接穗、砧木等傳入或傳出,如需從病區調入苗木,除嚴格檢驗外,尚需在萌芽前1:1:160波爾多液,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其他雜菌劑噴灑后再定植。2.增強樹勢,加強管理,減少和保護傷口。傷口應及早用波爾液等藥劑消毒保護。冬、夏可將枝干涂白,以防日灼和凍害,避免機械損傷。加強樹內蛀干性害蟲的防治。3.藥物治療,刮除病皮,然后涂化學藥劑。在發病期,施用1:10碳酸鈉,25%可濕性多菌靈粉劑1:100,1:1.5波爾多液,抗菌劑(401)200倍液加0.1%平平加等。4.進行抗病品種篩選,選用抗病品種。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郁金香的灰霉病 下一篇:杜鵑軍配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