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刺蛾的無公害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6 |
近年來刺蛾對桃樹為害較嚴重,為害嚴重時不少葉片被食盡葉肉僅剩葉脈、葉柄,影響花芽分化,削弱樹勢。 1 蟲態特征 黃刺蛾 成蟲體長13-16nun,體色為黃色或褐黃色。老熟幼蟲體背有兩端寬中間窄的鞋底狀淡紫色斑紋,體側中部有兩條藍色縱紋。蛹橢圓形,黃褐色。繭灰白色,質地堅硬,形似雀蛋。 綠刺蛾 成蟲體長15-16mm,頭胸部綠色。前翅大部分綠色,基部褐色,近外緣黃色,后翅及腹部淡黃色。幼蟲體長25mm,頭略呈長方形,體黃綠色,頭部黃褐色縮于前胸內,體上有毛瘤。腹部末端有4個較大的黑色毛瘤,腹面淡黃綠色。蛹長15mm,橢圓形,暗褐色,似樹皮。 2 發生規律 黃刺蛾 本地一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樹皮上結繭越冬,5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6月中旬為羽化盛期,成蟲有趨光性,卵多產于葉背面,卵散產或數粒產在一起。卵期約7-10天,6月上中旬幼蟲孵化為害,6-7月第一代幼蟲為害最重,幼齡幼蟲喜群集,多在葉背面啃食葉肉,幼蟲長大后逐漸分散,食量增大,常將葉片吃光,殘留葉柄。7月中下旬開始結繭化蛹,蛹期約兩周左右。第2代幼蟲在7月底開始為害,8月上中旬為害盛期。8月下旬幼蟲老熟開始在枝干上結繭越冬。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綠刺蛾 本地一年發生2代,主要在地下越冬,第1代成蟲在5月底至6月上旬羽化出現,幼蟲在6-7月發生;第2代成蟲在8月中下旬羽化出現,幼蟲在8月下旬至9月間發生為害。10月人土結繭越冬。 3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結合冬季修剪,如發現枝干上黃刺蛾越冬繭要及時采集;結合秋冬季土壤深翻,挖除土壤中越冬繭,清除干基周圍表土等處越冬繭集中燒毀。但注意被寄生蜂寄生的越冬繭要加以保護(被寄生的繭上有一被寄生蜂產卵留下的小孔,易識別),也可將寄生后的蟲繭放入飼育籠中,待寄生蜂羽化后再釋放到果園。低齡幼蟲喜群集為害,結合桃園中田間作業,及時剪除群集在一起的低齡幼蟲集中銷毀。 生物防治 注意保護刺蛾的天敵,利用天敵消滅和控制刺蛾為害。桃園中防治病蟲害時不用傷害天敵的高毒、高殘留殺蟲劑。刺蛾的主要天敵有:上海青蜂、大腿蜂、姬蜂和螳螂等。 藥劑防治 盡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等。在刺蛾幼蟲低齡期及時噴蘇云金桿菌1000倍液,25%滅脲3號懸浮劑2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四季蘭(劍蘭)病害防治 下一篇:杜鵑花腐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