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中國苗木網苗木供應信息:聯系時請說明是在(999苗木網)上看到的苗木信息
竹筍泉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7 |
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又叫毛筍泉蠅、筍實蠅、筍蛆,屬雙翅目花蠅科,廣泛分布于我國各省區,可以為害毛竹、淡竹、剛竹、桂竹、旱竹、石竹、苦竹等竹類。
為害特點 以幼蟲蛀食竹筍,使內部腐爛,造成退筍。
形態特征
成蟲 體長約6mm,暗灰黃色,額帶黑色,復眼紫褐色,單眼橙黃色,三角區為黑褐色。胸部背面有3條灰褐色縱帶,翅透明,翅脈淡黃色。體兩側縱帶呈斷續狀,并各著生有1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端尖削,產卵管呈針狀,黑褐色。中、后足腿節及脛節均為橙黃色,基節及跗節灰褐色。
卵 長圓筒形,乳白色,長約1.5mm,排列成塊狀。
幼蟲 蛆型。體長約10mm,黃白色,頭部尖細,末端呈截形。口器呈黑色鉤狀,老熟幼蟲尾部變黑色。
蛹 圍蛹,深褐色或黑色,近紡錘形,長約7mm。
發生規律 年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羽化盛期,以6-10時為最盛,羽化率達38.8%。4月上旬至下旬陸續產卵,喜產于竹筍剛出土1-8cm的健壯筍籜間的內壁,每筍產卵數不等,少者10粒,多至300粒左右。由于成蟲大量出現的時間與毛竹出筍盛期基本上相吻合,所以毛竹出筍盛期亦是卵盛期。卵經4-5天孵化,幼蟲于6-8天后蛀入筍生長點。剛入筍時,與正常的健康筍區別不大,經5-6天為害后,被害特征明顯,早晨筍尖部無露水,筍的高生長開始停止,經10天左右,筍組織發生腐爛。每株毛筍幼蟲數在58-300條時,均能使退筍。幼蟲期20-25天。5月中旬幼蟲老熟,開始沿筍籜向上爬至頂部脫出落地,在筍周圍25cm土壤內化蛹,入土深度一般1-6cm,經1-4天化蛹。
防治方法
(1)加強竹林管理。
科學肥水,及時中耕松土,合理砍伐,保持適當密度,提高植株抗性;注意林區衛生,及早挖除蟲退筍,殺死幼蟲。
(2)保護與利用天敵。
竹筍泉蠅的天敵種類眾多,大約15種,其中蛹期的寄生蜂寄生率可達44.8%,卵期有紅蜘蛛、螞蟻、瓢蟲、露尾甲等能捕食大量卵塊。
(3)誘殺成蟲。
用糖醋或魚腸、死蚯蚓、鮮竹筍等為餌料,用捕蠅籠誘捕。在產卵前期及后期以魚腸等腥臭物誘效果最佳,產卵盛期則鮮筍內誘殺成蟲的效果十分顯著。試驗表明在餌料中加入少量農藥,并不影響引誘力。
(4)藥劑防治。
①大面積的用材竹林用90%敵百蟲或20%殺滅菊酯2000倍液噴射,出筍前噴1次,出筍后每星期噴1次,連噴2-3次,能起到殺蟲保筍的良好效果。
②郁閉度大的竹林,在成蟲出現期間,施放煙劑,每hm用量15kg,殺蟲率達90%以上。
|
上一篇:虞美人霜霉病 下一篇:蘭花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