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草刺盤孢炭疽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7 |
紅豆草刺盤孢炭疽病是紅豆草上重要病害,全國各種植區廣泛發生,嚴重影響牧草產量和品質。 癥狀 主要為害幼苗的莖和成株的莖、葉片、葉柄和根頸,也侵染花序和種子。 病株常生葉斑,初小形,黑色,很快擴展成較大的不規則病斑,往往擴至整個小葉。莖部病斑呈長形褐色條斑,中部凹陷。葉柄和幼苗受侵時,初呈水漬狀,后縱向發展成褐色條斑。莖基或根頸部受害嚴重時,可使整株枯死。病斑一般中部色淺,邊緣呈深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現許多具黑刺毛的小黑點-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可作為田間識別此病的特征,黑色刺毛即生于分生孢子盤中的剛毛。 病原 由半知菌亞門刺盤孢菌屬(Colletotrichum sp.)真菌侵染引起。分生孢子盤上生多根暗褐色剛毛,向頂色漸淡,直,具隔膜,55-132μm×3.5-6.0μm。分生孢子梗無色,近圓柱形,大小約10-20μm×3-5μm。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新月形,大小為19.8-26.4μm×3.3-5.0μm。寄主范圍較廣,有紅豆草、苜蓿、沙打旺、大豆、花生等受害較嚴重,豌豆、百脈根、羽扁豆屬、三葉草屬、野豌豆屬及草木犀屬多種牧草和作物都是它的寄主。其他科作物有向日葵、茄子、馬鈴薯、番茄、啤酒花、草莓、西瓜、羅馬甜瓜、蘿卜等。此外還有許多普通雜草如車前草、薊、薺菜、芥、酸模。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病特點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或菌絲體在病株、病殘體或被侵染的野生雜草寄主上越冬。次年春天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并由分生孢子借風、雨或刈牧活動的傳播,在生長季節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的蔓延,受侵染的種子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種子帶菌部位在胚部。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發病適溫度高達28-30℃。病原菌可在整個生育期的任何階段侵染寄主,幼苗和幼嫩組織更易受感染。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 (2)加強草地管理。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溉,提高植株抗病力;牧用、刈割草地應適牧和合理刈割,防止頻繁放牧和刈割。 (3)藥劑防治。 科研地和種子繁育場,可在發病初期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用75%百菌清或58%的瑞毒霉與50%的多菌靈各稀釋1000倍混合噴霧。每公頃500-600L。 |
上一篇:上海市崇明縣“一枝黃花”314萬畝 下一篇:金葉女貞生長期落葉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