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菊莖腐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7:17 |
萬壽菊莖腐病學名Phytophthora cryptogea Pethybridge&Lafferty,別名萬壽菊疫病。該病害是一種重要的病害,在我國常見,為害嚴重。 癥狀 苗期、成株均可受害。苗期染病病苗基部初呈水漬狀,漸變褐色,造成死苗。成株莖部受害后變?yōu)楹稚乇硖幇櫩s,枯萎。根和種子受侵染,引起腐爛,造成葉片枯萎或全株死亡。 病原 稱隱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屬卵菌。菌落均勻,放射狀,氣生菌絲少,菌絲形態(tài)簡單。菌絲粗3—6um,膨大體球形至不規(guī)則形,孢囊梗不分枝。孢子囊橢圓形,大小34—64 ×17-36(um),頂部平展。游動孢子大小10-13×8—10(um),腎形。藏卵器球形。雄器球形至圓筒形,大小10—15×7—18(um)。卵孢子球形,直徑17-27um,壁薄,不滿器。 發(fā)病特點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土表及病殘體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fā),產出游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到進行初侵染,后病部又產生孢子囊進行再侵染,到生育后期,病菌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進行越冬。溫度和濕度是發(fā)病主導因子。溫度25—28℃,連陰雨濕度高,易發(fā)病;8—9月雨量大為發(fā)病高峰期。品種間抗病程度有差異,一般小萬壽菊、矮化萬壽菊品種、法蘭西萬壽菊較抗病。非洲型品種最感病。 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 加強栽培管理,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水,提高植株抵抗力,調節(jié)通風透光,雨后及時排水,保持適當溫濕度,清理病殘物,減少病菌。 (2)苗床使用無病菌土壤。病土經滅菌消毒后使用。 (3)選種抗病品種。 (4)化學防治 發(fā)病之初噴50%多菌靈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 |
上一篇:西葫蘆白粉病防治 下一篇:銀杏病蟲害防治-桃蛀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