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園藝植物病害(一)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7 |
一、白粉病類 苗木網,m.cqhuayin.com 4、霜霉病與白粉病的區別 (1)霜霉病 ①霜霉病的霉層分布在葉片背面。 ②病菌霜白色的霉層中不形成黑色小點。 (2)白粉病 ①白粉病的霉層多分布在葉片正面。 ②病菌灰白色的霉層中常形成黑色小點,即病菌的閉囊殼。 (一)月季霜霉病 1、病狀:霜霉病危害葉片、嫩梢、花梗及花。初期,葉面出現不規則淡綠色斑紋,后擴大呈黃褐色和紫色,后為灰褐色,邊緣色較深,與健康組織無明顯界限。最終引起葉片扭曲、畸形。天氣潮濕時,在葉背病斑處可見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層。小葉往往變黃,有的病斑為紫紅色,中心為灰白色,與農藥藥害及化肥灼傷狀相似。新梢和花感染時,病斑與葉片相似,但嫩梢上病斑略顯凹陷。嚴重時,葉萎縮脫落,新梢枯死。 2、病原菌:月季霜霉病是真菌中的一種薔薇霜霉菌侵染所致(霜霉屬病菌Peronospora sporsa Berk)。病菌以卵孢子或菌絲體在病組織內越冬。在氣溫低、相對濕度較高、植株表面存有水滴的情況下,病害易發生和蔓延。溫室通風不良、植株過密、濕度高和氮肥過多時,病害均嚴重。該菌只侵染月季 3、發病規律: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分生孢子侵染,孢子萌發溫度1~25℃,最適為18℃,高于21℃萌發率降低,26℃以上完全不萌發,26℃24小時孢子死亡,孢子傳播需要100%空氣濕度,10~25℃溫度,孢子萌發需要有水滴存在,露地栽培多發生在雨季,溫室中主要發生在3~4月和9~10月,發生在溫室中。苗床中密集、通風不良、多濕、氮肥過多時病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防治方法:避免高溫高濕,減少葉面保濕時間,控制空氣濕度,多開窗換氣;用20000倍代森銨;500倍代森錳鋅或代森錳噴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葉片。 (二)菊花霜霉病 病狀:葉面病斑不規則,界限不清,初淡綠色,后黃褐色,葉背霉層較稀,由污白色或黃白色變為淡褐色至深褐色,病葉常皺縮。 三、銹病類 銹病:是由擔子菌亞門冬孢子菌綱銹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園藝植物的葉片,引起葉枯及葉片早落,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由于在病部產生大量銹狀物而得名。 (一)玫瑰銹病 1、癥狀:玫瑰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主要危害葉和芽。春天新芽上布滿鮮黃色的粉狀物;葉片正面有褪綠的黃色小斑點,葉背面有黃色粉堆,后變為黑色粉堆。病葉枯黃早落。 該病可侵染玫瑰的芽、葉片、花托、嫩枝等部位,春季感病的芽呈淡黃色,芽腫大,病芽陸續枯死。秋季腋芽感病后,少數能長出葉片,冬后枯死。感病葉片正面為淺黃色不規則病斑,葉背為黑色孢子堆,葉片提早脫落。 2、病原菌:玫瑰銹病的病原菌種類多,國外已知有9種,國內已知有3種(真菌)。為擔子菌短尖多孢銹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 (Pers.) Schlecht]和薔薇多孢銹菌(Phragmidium rosae-rugosae Kasai)。玫瑰多孢銹菌(Phragmidium rose- rugosae)。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發病規律 (1)病菌以菌絲在芽內越冬,是來年的主要浸染源。 (2)本菌為單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保加利亞紅玫瑰、白玫瑰和前蘇聯香水玫瑰較抗病。 (3)發病適溫為24-26攝氏度,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導因素。 (4)病菌在芽或發病部位越冬。植株4月下旬開始發病,6-8月發病嚴重。夏季高溫、冬季寒冷發病較輕;溫暖、多雨或多霧病害發生較嚴重。 4、防治方法 (1)發現病芽及時摘除并銷毀。 (2)發病時噴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噴75%的百菌清800倍液,或噴灑250-300倍液的敵銹鈉。 (3)加強管理,降低濕度,注意通風透光或增施鉀肥和鎂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4)及時清除,燒毀枯枝敗葉,減少浸染源。2、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旬發病盛期前噴藥,每隔8-10天噴1次,連續2-3次。藥劑有75%百菌清8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 (二)貼梗海棠銹病 1、癥狀:葉面最初出現黃綠色小點,逐漸擴大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有光澤的圓形病斑,直徑6—7mm,邊緣有黃綠色暈圈,其上產生橙黃色小粒點,后變為黑色。病組織肥厚,略向葉背隆起,其上長出許多黃白色毛狀物,最后病斑枯死,在轉主寄主檜柏上危害葉片及綠枝。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病原菌:梨膠銹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山田膠銹菌G.yamadai。 (1)我國以梨膠銹菌為主,山田膠銹菌僅在個別省發現。二者均為轉主寄生菌。 (2)性孢子和銹孢子階段危害貼梗海棠,缺少夏孢子階段,冬孢子階段發生在檜柏、龍柏、鋪地柏和翠柏等轉主寄主上,這兩種銹菌在形態上極相似。 (3)性孢子器發生于葉面表皮下,近圓形或扁燒瓶形,成熟時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并伸出許多授精絲。銹子器生于葉部病斑背面或葉柄病斑上,細圓筒形。病菌以菌絲在檜柏等病組織內越冬。 3、防治方法 (1)貼梗海棠種植區周圍,避免種植檜柏等轉主寄主; (2)早春冬孢子未萌發前,在檜柏屬植物上噴灑石硫合刑或五氯酚鈉350倍液,抑制冬孢子萌發; (3)貼梗海棠展葉后,可噴灑25%粉銹寧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1 000倍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噴灑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 (三)香石竹銹病 1、癥狀:危害葉和莖部。受侵染的葉片兩面及莖上,長有淺紅褐色的皰狀病斑,長1.5—8mm;病部表皮破裂形成肉桂色夏孢子堆,引起葉片和植株的枯萎死亡,后期形成黑褐色冬孢子堆。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病原菌:香石竹單胞銹菌Uromyces dianthi為轉主寄生菌,以冬孢子越冬,翌春冬孢子萌發侵染大戟屬植物,并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銹孢子再侵染石竹。本病除危害香石竹外,還危害中國石竹和美國石竹。 3、防治方法 (1)及時摘除病葉,秋后徹底清除病殘體,以杜絕或減少翌年的初侵染來源。 (2)溫室內保持良好通風,控制濕度。 (3)發病初期噴施代森錳鋅、克菌丹等保護性藥劑或用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 (四)牡丹(芍藥)銹病 1、癥狀:牡丹(芍藥)葉片被侵染后,葉面無明顯病斑,或有圓形、不規則形褐色小斑,葉背著生黃褐色小皰斑,破裂露出黃色粉堆,即夏孢子堆。后期葉背出現叢生或散生的暗褐色、纖細的毛狀物,即冬孢子堆,在轉主寄主松樹上侵染枝干,引起紡錘形腫瘤。 2、病原菌 (1)松芍柱銹菌Cronartium flaccidum為轉主寄生菌。 (2)銹菌以菌絲在松樹上越冬,4--6月在松樹上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階段,銹孢子成熟后借氣流傳播到牡丹上侵染危害,并產生夏孢子堆。生長期內夏孢子重復侵染,后期形成冬孢子堆,擔孢子借氣流傳播侵染松樹。 (3)一般于牡丹、芍藥開花期后發生。7—8月危害嚴重。溫暖潮濕、多風雨利于發生,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花圃容易發病。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防治辦法 (1)加強栽培管理,植株要種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2)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殘體。 (3)發病期間用15%粉銹寧800倍液噴施。 (五)唐菖蒲銹病 1、癥狀:葉片兩面均可出現橘紅色皰斑(夏孢子堆),此后3~6周可環繞夏孢子堆周圍產生小而黑的冬孢子堆.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2、病原菌:Uromyces transuersalis (Thuem.) Wint 苗木網,m.cqhuayin.com (2)種植地要求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通風透光。植株密度適當,不過量施氮肥。 (3)發現病葉,立即摘除燒毀;開花結束后.清除病株。 (4)發病期間.可噴灑波爾多液、粉銹寧、萎銹靈等藥劑.每隔10—15天噴1次;代森鋅、百菌清等藥劑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四、疫病類 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屬(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一類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葉部組織的快速壞死和腐爛。高濕是影響病害發生和傳播的主要因素。 (一)百合疫病 1、癥狀:又稱腳腐病。主要侵害莖、葉、花、鱗莖。莖部染病初生水浸狀褐色腐爛,逐漸向上下擴展,加重莖部腐爛,致植株倒折或枯死;葉片染病,初生水浸狀小斑,擴展成灰綠色大斑;花染病呈軟腐狀;鱗莖染病出現水浸狀褐斑,擴展后腐敗,產生稀疏的白色霉層,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2、病原:病菌屬于鞭毛菌亞門的疫霉屬真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菌絲無色無隔膜。不產生吸器,菌絲直接穿入寄主細胞吸收養分。后期產生菌絲和大量孢子囊。孢囊梗大都不分枝,孢子囊頂生單孢,圓形。頂端有乳頭狀突起。孢子囊萌發時產生多個橢圓游動孢子。 3、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侵入后引致發病。 (2)病部又產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發后產生游動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發進行再侵染。 (3)天氣潮濕多雨,尤其是大雨后,排水不良,濕氣滯留,有利該病的發生和蔓延。出苗開始發病,5月中下旬地上部大量出現癥狀。 4、防治方法 (1)采用高廂深溝或起壟栽培,要求畦面要平,防止積水;發現病株,及早挖除,集中燒毀或深埋。 (2)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 (3)使用無病土或對土壤進行消毒,用滅過菌的土裝盆 (4)發病初期噴灑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改用60%滅克(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天1次,防治2—次。 (二)長春花疫病 1、癥狀:主要危害嫩葉,初期呈水漬狀小斑,逐漸擴大,濕度大時產生綿狀霉層。嚴重時花和葉軟腐,莖稈曲折下垂。 2、發生規律:病原菌在病殘體中越冬,孢于囊借風雨傳播,病害在降雨多,排水不良時發病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防治方法:用敵菌丹1 000倍液3L/m2進行土壤消毒,拔除并銷毀中心病株。 (三)大花君子蘭疫病 癥狀:幼苗及成株均發病,多發生在外層葉片的基部。初呈水漬狀,漸凹陷成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枯黃斑,大小不等,后期葉面和葉背上生有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潮濕條件下,可見粉紅色粘稠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堆。 (四)大巖桐疫病 1、癥狀:葉片產生水漬狀暗褐色病斑,向葉柄、莖稈擴展,葉片軟腐,形成較大的水漬狀凹陷狹窄斑,植株矮化枯萎。嚴重對球莖凹陷,變成黑褐色軟腐,根也變黑。 2、發生規律: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高溫高濕、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時發病重 3、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平整土地,避免積水。合理密植.澆水不宜過多,降低土壤含水量。 (五)杜鵑疫霉根腐病 1、癥狀:根部受害纖細瘦弱,水漬狀,皮層脫落呈淺紅棕色。上部葉片枯黃萎蔫。 2、發生規律: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孢子囊和游動孢子靠流水蔓延傳播。 3、防治方法:進行土壤消毒,培育無病苗;拔除并銷毀中心病株,澆水不宜過多,降低土壤含水量。藥劑防治。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六)非洲菊疫病 1、癥狀:根頸部癥狀,受侵染的植株,根頸部表現水漬狀,褐色皮層組織腐爛并撕裂,植株上部葉片迅速萎蔫,葉色由綠變為暗紫紅色,爾后變為褐色,最后部分或全部葉片枯死。病株地上部極易拔起。 2、病原及發病現狀:真菌病害,即由隱地疫霉菌引起的。該菌存活在土壤中,是由土壤傳播的病害,簡稱土傳病害,也可由無性繁殖材料帶菌傳播。病原菌通過植株的幼根或傷口侵入。一般在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圃地發病較重。 3、防治辦法 (1)應以預防為主,不在低洼地種植非洲菊,一般地段也要注意排水,適當淺植。 (2)選用無病植株采種,或分株作繁殖材料。 (3)發病重的圃地不要連作非洲菊。可用80%乙磷鋁(疫霜靈、三乙磷酸鋁)400倍液澆灌土壤,減少或消滅土壤中的病原菌。 (七)萬壽菊莖腐病 1、癥狀:莖部受害后變褐色,皺縮,上部葉片枯萎死亡。根和種子受害后腐爛病原菌及發生條件 2、病原:病原菌在土壤和病殘體中越冬,靠水流傳播,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園圃發病重。法蘭西萬壽菊和矮化品種較抗病,非洲型品種最感病 3、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進行土壤消毒,培育無病苗,拔除并銷毀中心病株。藥劑防治。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八)冬珊瑚疫病 1、癥狀:葉片產生水漬狀不規則形褐色病斑,萎蔫下垂。莖和果實呈水漬狀腐爛,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絮狀霉層 2、發病條件: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梅雨和秋雨季節發病重 3、防治:用消毒土育苗,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田地種植。藥劑防治 (九)馬蹄蓮根腐病 1、癥狀:葉片產生淺黃色條紋斑,變褐軟腐,萎蔫枯死 2、發生條件:病原菌在根狀莖和病殘體中越冬,靠水流傳播,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園發病重。 3、防治方法:進行根狀莖消毒,用甲醛浸泡1 h(按28.6 kg水加0.55 kg甲醛)。藥劑防治參考黃瓜疫病。 (十)一串紅疫病 1、癥狀:為害葉片。靠近土面的葉片產生橢圓形水漬狀暗褐色大斑,有時葉柄基部和莖也變褐腐爛。種子播種的幼苗和扦插繁殖的枝條受害后引起幼苗猝倒和插枝基腐。 (十一)一品紅疫病 1、癥狀:莖花、葉、根均可感病。莖部呈水浸狀暗色壞死。木質莖內部變褐壞死。 2、病原: 有兩種,屬于鞭毛菌亞門的疫霉屬真菌 (1)寄生疫霉(Phytophora parasitica Dast); (2)煙草疫霉Phytophthara nicotianae Breda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發病條件 (1)病原菌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8-30℃,要求很高的相對溫度和水滴。因此,高溫多濕是此病流行的條件。 (2)夏季塑料棚室撤膜后,連續降雨有利于病害的發生。 (3)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的地塊發病重。 4、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 (2)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扦插繁殖。 (3)地勢較低的地,要開深溝筑高畦,以利田間排水。 (4)適當增施磷、鉀肥料,使植侏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 (5)噴藥保護:發病初期就要噴藥保護,藥劑可用25%甲霜靈800-10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40%乙磷鋁2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粉劑400-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十二)紫羅蘭疫病 1、癥狀:根和莖基部變黑,下部葉變黃,整株枯萎死亡 2、發病條件: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或種子帶菌。孢子囊和游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危害。園圃濕度大時發病重 3、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拔除并銷毀中心病株,適當密植,降低園圃濕度,進行種子處理。藥劑防治 苗木網,m.cqhuayin.com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郁金香常見病害的防治 下一篇:星天牛綜合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