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在種植時要施什么肥?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09 17:03 |
我想知道栽種菊苣前要進行怎樣的準備工作?在種植過程中應該施哪種肥料,應該注意什么? 姓名:黃輝 單位:個體 聯(lián)系電話:15971570719 2009-02-07 專家解答 黃輝同志: 您好,菊苣屬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歐洲,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并開始大面積推廣。該草具有適應性強、供草期長、營養(yǎng)價值高、適口性好、抗病蟲害能力強、高產(chǎn)優(yōu)質等特點,是目前我國較具發(fā)展前途的飼草作物,具有廣泛的推廣利用價值。 1.品種選擇。根據(jù)菊苣的葉片和根系生長形態(tài),菊苣可分為大葉直立型、小葉匍匐型和中間型三個品種,而用作飼草栽培的一般為大葉直立型菊苣品種。該品種每株有葉片30片--50片,最多達100片左右。葉片肥厚,呈長橢圓形,一般長30厘米--40厘米,寬8厘米--12厘米,葉片的邊緣有波浪狀微缺,葉背有稀疏的茸毛,葉質脆嫩,折斷和刈割后有白色乳汁流出。該品種一次播種可連續(xù)利用10年以上,年畝產(chǎn)鮮草10000千克左右。 2.整地施肥。由于菊苣是肉質直根,根系入土深度可達1米,故應深耕。同時,菊苣種子細小,土地翻耕之后應細耙。在深翻土地的同時,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廄肥2500千克--3000千克。菊苣的肉質根在整個生育期需水較多,但又不耐積水,因此低洼地、水稻田一般不宜種植,且栽培地塊四周都應有排水溝,防止積水。如果在新開墾的土地上種植,應首先去除雜草(用除草劑噴施1周后深翻土地),然后進行整地施肥。 3.播種方法。生產(chǎn)上有兩種方法:①育苗移栽法。菊苣的養(yǎng)殖方法有兩種,即無性養(yǎng)殖和有性養(yǎng)殖。無性養(yǎng)殖是用菊苣的種根(直徑1厘米、長2厘米根段)進行育苗,在氣溫15℃以上時,將長有3片--4片小葉的菊苣連根挖起移栽,行距15厘米,株距20厘米,每畝栽3500株。有性養(yǎng)殖是用種子養(yǎng)殖,在選好的苗床上進行直播,澆足水分(用塑料大棚育苗亦可),密播(播深2厘米以內(nèi)),待苗高10厘米左右,有3片--5片葉時移栽。②大田直播法。菊苣在春秋季均可播種,以早秋播種效果最好(雜草少)。播種時將細小的種子按播種量用細沙土拌勻進行撒播或條播。小面積采取條播法,行距為25厘米--30厘米,播種量為0.75千克--1.0千克/畝。播種應選擇陰雨天進行,這樣有利于種子發(fā)芽。若久旱不雨需澆水,以促使種子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芽。一般連續(xù)5天保持土壤一定溫度,可以出齊苗。 4.田間管理。菊苣出苗或移栽后應及時除去雜草,同時澆水,以氮肥為主追施速效肥。當植株長到50厘米高度時,即可刈割利用。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菊苣從3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甚至12月上旬均可刈割,每次刈割間隔時間30天左右。只要及時澆水施肥,其生長高度可達50厘米--60厘米,一般年利用期達7個月--8個月。每次刈割的留茬高度為5厘米,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這是獲得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關鍵措施之一。刈割的時間應在傍晚前后進行,不能中午時刈割,以防太陽灼燒傷口。刈割的第二天噴施1%--2%的多菌靈,防止真菌感染傷口誘發(fā)根腐病,尤其梅雨季節(jié)需注意,否則會導致菊苣大面積爛根死苗。夏季氣溫偏高雨水偏多,刈割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以使菊苣安全度夏。菊苣在春秋季生長迅速,應充分發(fā)揮其潛力,加強這兩個季節(jié)的田間管理可獲得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如需留種,可從5月份起停止刈割,待種子收獲后繼續(xù)刈割利用。如收獲得當,一般可畝產(chǎn)種子15千克--20千克。菊苣喜溫暖濕潤氣候,日均氣溫15℃--30℃生長迅速,氣溫降至-5℃以后進入休眠,若冬季采用塑料大棚,可使其在冬季生長,延長利用期,提高產(chǎn)量。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 |
上一篇:北蟲草為何不能無限擴繁 下一篇:哪里能買到好的天麻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