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代棉鈴蟲最佳防治期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09 17:03 |
09年三四代棉鈴蟲最佳防治期 姓名:亥杰 單位: 聯系電話: 2009-07-17 專家解答 亥杰同志: 您好,7月中旬至9月上旬是第三、四代棉鈴蟲發生為害期,大部分春棉的植株已趨老化,棉鈴蟲的落卵量比較少,孵化率也比較低,而套種棉大都成熟較晚,棉株比較幼嫩,十分有利于棉鈴蟲取食,故落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別比純作春棉田高出 45.2%和53.6%。因此,晚熟棉田(大部分套種棉田和少數晚發純作春棉田)是第三、四代棉鈴蟲防治的重點。 掌握蟲卵活動規律 掌握產卵規律,注意施藥部位。棉鈴蟲多將卵產在棉株頂部、果枝頂尖嫩葉上、蕾柄和苞葉上。所以,施藥的重點也應該在這些部位。 掌握孵化規律,注意適時防治。對棉鈴蟲要加強測報,掌握產卵高峰和孵化規律。棉鈴蟲的孵化規律是:卵色頭天白,第二天發黃,第三天發黑,第四天開始孵化,蟲卵孵化后第二天為害生長點,第四天遷移為害幼蕾。所以,防治的適期應在蟲卵的產孵高峰后、大部分蟲卵變黑或孵化未遷移前。 掌握取食規律,注意施藥時間。據觀察,棉鈴蟲多在8~11時和15時以后活動取食,12~13時高溫期很少活動。因此,施藥時間以在其活動取食時間為佳。注意不要在高溫時施藥,因為高溫時藥液易揮發分解,不僅易使操作人員中毒,而且防治效果降低,也不要在早上有露水時施藥,因為藥液濃度被沖淡后附著力變差,藥效不佳。 誘捕滅卵 噴藥捉蟲 扦插楊樹枝把,誘捕棉鈴蟲成蟲。將帶葉的鮮楊樹枝條每6~8枝扎成一把,把高兩米左右,于傍晚前后插入棉田,每畝插10~15把。夜間棉鈴蟲成蟲出來活動時聞到楊樹枝把散發出來的氣味便會鉆入枝把內。從插把后的第二天開始,在每天天亮太陽未出來之前,將枝把一一套入塑料帶中拔起抖動,收集藏匿的蛾子,而后將其捕殺。捕殺完后,將枝把倒放在棉行間,以防日曬,待黃昏時再將枝把插起來。每5~6天換一次新把,一直堅持到8月底。 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根據查找到的卵粒和幼蟲數量測報棉鈴蟲的發生期,掌握消滅蟲卵的有利時機,也把幼蟲消滅在蛀害棉花蕾鈴以前。 噴施過磷酸鈣溶液,驅使棉鈴蟲集中產卵,大大減少防治面積。在棉鈴蟲產卵盛期,在治蟲藥液中加入1%~2%的過磷酸鈣浸泡澄清液搖勻后噴灑,每噴灑6行,間隔4行不噴,每畝每次噴混合液50~70公斤,使噴肥棉株分泌的草酸與磷化合形成草酸鈣,使其失去引誘棉鈴蟲的作用,驅使棉鈴蟲集中到未噴肥的棉株上產卵,以便于集中消滅,從而大大減少工作量。過磷酸鈣浸泡后的澄清液也可單獨噴施,驅蟲效果相同。值得重視的是,噴施過磷酸鈣溶液能使棉鈴蟲的卵殼變硬,致使幼蟲不能出殼而死亡。此外,噴施過磷酸鈣溶液還有增產效果。 進行人工滅卵、捉蟲。由于棉鈴蟲的大齡幼蟲的抗藥性較強,藥殺效果較差,噴藥后兩天結合田間管理,利用早晨和陰雨天幼蟲出來活動的時機進行人工捕捉效果不錯。 選用對路農藥防治。在運用上述防治措施的同時,要搞好田間調查,若三代棉鈴蟲的百株幼蟲達到15頭,四代棉鈴蟲幼蟲達到8~10頭,就要及時噴藥防治。當前可選用防治效果好的下列農藥:25%丁醚脲乳油1000倍,或35%硫丹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滅多威乳油1500倍,或2.5%工夫菊酯乳油15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1500倍,或10%的百樹菊酯2000倍。這幾種農藥對棉鈴蟲、盲蝽象、蚜蟲、紅蜘蛛、玉米螟、造橋蟲等多種害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上述農藥要輪換交替使用,一種農藥最好只用一次,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以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注意細節提高藥效 注意幾種農藥輪流交替使用,以防棉鈴蟲對藥產生抗性。 注意農藥復配,以延緩棉鈴蟲對藥物產生抗性,注意不要將酸性和堿性農藥復配。 注意按農藥使用說明倍數配足濃度,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少。 防治二代棉鈴蟲時,每畝用藥液40~50公斤;防治三、四代棉鈴蟲時,每畝用藥液80~100公斤,棉株各部位著藥均勻,效果才好。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
上一篇:適合種植食用百合嗎? 下一篇:茶樹菇種植的利與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