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花卉防“5害”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09 17:03 |
2008-01-07日信息:一、凍害長江以北地區,冬季氣溫較低,尤其是1至2月下旬,塑料大棚內日出前會出現短時間0℃以下的低溫,往往會發生凍害。因此,對于米蘭、報春花、瓜葉菊等不耐寒的花卉,晚上應在大棚內套小棚并加蓋草簾。采用地栽的花卉還可以進行地膜覆蓋,提高土溫。覆蓋后可提高土溫1℃以上,另外還可適量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不僅可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溫,為花卉提供養分,而且還能增強花卉抗凍能力。 二、濕害冬季雨雪較多時期,若大棚長期密封,棚內極易產生濕害。土壤含水量大,不僅會降低土溫,而且會造成土中缺氧,嚴重影響花卉根系的生長發育。因此,大棚四周要開好排水溝,做到明水排得快,潛層水瀝得掉,降低土壤濕度。另據介紹,在盆面、地面上撒施草木灰,既能起到吸熱增溫、吸濕降濕的作用,又能增加土壤中鉀肥的含量。要把棚膜繃緊,嚴防降雨雪時造成棚頂積水漏水。 三、風害主要原因是塑料薄膜的壓線經受不住大風,以致塑料薄膜被吹翻或刮壞,花卉也因此毀于一旦。故棚膜的壓線必須使用8號鉛絲或是一道尼龍繩一道8號鉛絲,盡量不要單用尼龍繩。從大棚兩側把鉛絲、尼龍繩固定扣緊。 四、氣害塑料大棚在密閉條件下容易積累有害氣體,有害氣體主要有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氨氣主要是有機肥未腐熟在分解過程中產生,追施化肥也會產生大量氨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棚內用明火加溫時,煤炭燃燒時放出的氣體。因此,施用有機肥時一定要充分腐熟,盡量少用化肥追肥,若非用不可,施后應及時覆土。晴朗無風天氣,應通風換氣,將棚內有害氣體排出。棚內盡量不采取明火加溫。 苗木網,999miaomu.com 五、病蟲害塑料大棚內雖然濕度較大,容易引起病害的發生和發展,但由于棚內減少了風雨對病菌的傳播,同時棚內溫濕度可以人為控制,因此,也有有利的一面。 1.炭疽病。山茶、米蘭、萬年青、君子蘭、蘭花、月季等花卉易受其害。發病初期可噴灑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如果病重,應每隔7天至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兩三次。 2.白粉病。在棚內高溫多濕、通風不良和光照條件差的環境下發病嚴重,尤其是瓜葉菊受害最重。可噴1∶1∶140等量式波爾多液,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3.蟲害。蟲害主要有蚜蟲,易集中為害花卉幼嫩的葉芽、葉片、花蕾等部位。發生后可噴灑5%銳勁特800倍液,或2.5%敵殺死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200倍液,滅殺率均可達到95以上。 |
上一篇:春季花卉幼苗期主要病害 下一篇:月季花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