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枯萎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5 11:04 |
菊花枯萎病又名疫病,是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該病發病率不高,但危害大,植株遭此病侵染后,很快萎蔫枯死。 癥狀:植株可在發育的任一階段表現癥狀。發病初期,地上部頂端部分生長緩慢,一個分枝或數個分枝變為淡灰色;失去光澤。發病后期,枝條萎蔫下垂,最后枯萎,葉片顏色變淡。常常是植株的一側枯萎明顯。幼株受害時,造成畸形。解剖病莖,可看到維管束中有變褐的條紋,條紋從根部一直擴展到莖的最上部,從下向上顏色逐漸變淡。 病原:病原為菊歐文氏菌(Erwiniachrysanthemi),屬細菌。 發病規律:病原細菌在病殘體及土中存活,成為來年的侵染源。病原細菌常隨附手及工具在修剪、摘心及搬運時擴散傳播,自植株傷口侵入。病害發生最適宜的溫度為27-32℃,濕度高于90%-100%。溫度15℃以下,濕度低于80%時,病害很少發生。夏季高溫、多雨季節,該病發生嚴重。菊花品種中,粉牡丹、萬紫千紅品種易感此病。 防治:①減少侵染來源: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燒毀。②要選取無病插穗進行繁殖。可能時,建立和保存無病母本區。③加強栽培管理:發病較重的地區,要對土壤、花盆進行嚴格消毒。避免使用舊盆、舊土和不腐熟的基肥。小苗移植時,應避免傷根。所用工具用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菊花的葉枯線蟲病 下一篇:菊花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