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黑痣病的發生及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19:04 |
杜鵑黑痣病又稱杜鵑小漆斑病,日本稱為杜鵑黑紋病。該病在我國分布于江蘇、湖南、河南等地。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癥狀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病初期,感病葉表面產生黃白色小斑點,以后逐漸擴大,形成黑色圓形病斑。病斑表面粗糙,有光澤,呈黑痣狀。病部隆起。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病原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病原為白井氏斑痣盤菌(Rhytisma shiraiana Hemmiet Kura-ta),隸屬子囊菌亞門、盤菌綱、星裂盤菌目、斑痣盤菌屬真菌。其無性型為杜鵑葉痣菌(Melasmia rhododendri P.Henn.et Shirai),隸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葉痣菌屬真菌。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生規律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該病原菌在病葉內越冬。雨水多,濕度大時發病嚴重。 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苗木網,m.cqhuayin.com ①減少侵染來源:摘除病葉,集中銷毀。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②發病前,噴施1:1:160波爾多液預防發病。 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丁香葉枯病的發生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牡丹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