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女貞的病蟲害及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20:22 |
金葉女貞的病蟲害及防治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⑵病原:由半知菌亞門絲孢目鏈格孢屬病原真菌引起的。 ⑶發生規律:以菌絲體在土表病殘體上越冬,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枝葉接觸傳播,從傷口、氣孔或直接侵入寄主,潛育期10至20天,病菌生長適溫26℃,孢子萌發適溫18℃至27℃。在溫度合適且濕度大的情況下,孢子幾小時即可萌發。由于植株栽植密,通風透光差,株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高濕、高溫適宜的環境,對病菌孢子的萌發和侵入非常有利,使病害大發生。河北任丘一般在7月中旬開始發病,上年發病較重的區域,下年一般發病也較重。連作、密植、通風不良、濕度過高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 ⑷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殘體,減少侵染源; ②適當進行修剪,剪除過長枝、徒長枝和嫩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特別是要增強內膛的通風透光; ③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性; ④栽植時降低密度,每平方米栽植6~8棵為宜,不要追求當年綠化效果,為后期留出生長空間。 ⑤化學防治:80%大生可濕性粉劑有很好的防效作用。也可噴施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的代森鋅500倍液,或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 2、金葉女貞煤污病 ⑴癥狀:該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也可以擴展到枝條上。初期在葉片上形成圓形黑色霉點,有的沿主脈擴展,以后逐漸增多,形成較厚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煤煙狀層,嚴重時形成黑色霉層,影響光合作用。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⑵病原:屬于真菌中半知菌亞門的煤炱菌,菌絲暗褐色,串珠狀,匍匐于葉面。 ⑶傳染途徑: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葉、病枝等上越冬。在金葉女貞粉蚧大量發生后,以其排泄出的粘液為營養,誘發煤污病菌大量繁殖。高溫、高溫、通風透光不良,有利于此病的發生。如果金葉女貞上面有國槐木虱、合歡木虱、蚜蟲、蝽蟓等刺吸式害蟲時,其分泌物也誘發此病的發生。 ⑷防治方法: ①及時修除病蟲枝,增強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②發現有粉蚧為害,噴施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40%速撲殺1500~2000倍液等進行防治;發生嚴重時,也可兩者混合后進行防治。 ③在發病盛期,噴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 ④對金葉女貞上面樹木的木虱、蚜蟲、蝽蟓等害蟲及時防治。 3、金葉女貞枯萎病 金葉女貞枯萎病對金葉女貞的危害是毀滅性的,一旦發生死亡率幾乎達到100%,因此做好預防工作是關鍵。 ⑴癥狀: 金葉女貞感病后首先在外觀上表現為葉片萎蔫下垂,葉片失去光澤,逐漸失綠以至葉片枯黃,整個植株枯死;地下部分表現為須根枯死。 ⑵病原:金葉女貞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是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瘤痤孢目瘤痤孢科鐮孢屬尖孢鐮刀菌引起的維管束枯萎病,為系統侵染病害。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⑶發病規律: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內越冬。由地下根侵入,經過維管束擴散到植物各部分,并在維管束內增殖造成堵塞或中毒,引起植物萎蔫直至枯死。病原菌侵染根系后,造成整個養分和水分輸導功能喪失。金葉女貞枯萎病初現期在5月下旬,發病高峰期在6~8月份,可以一直延續到10月份。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原菌的增殖和侵染,暴雨和灌溉有利于病原菌的擴散。 ⑷防治方法:該病的防治應以防為主,防重于治。關鍵是在病害未出現癥狀前進行預防。可以在5月下旬開始對重點發病區域進行噴藥預防。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多菌靈懸浮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澆灌。5~8月初每月澆灌一次,有發病苗頭的每半月澆灌一次。 二、蟲害防治技術 1、金葉女貞粉蚧 金葉女貞粉蚧屬同翅目粉蚧科。 ⑴危害方式:成蟲若蟲多集中在葉片、葉柄和枝條等處危害,誘發金葉女貞煤污病,引起提早落葉,嚴重時造成枝株死亡。 ⑵形態特征:雌成蟲體橢圓形,長5~6mm,腹面平,背面略隆起,全身覆被白色蠟粉,分節明顯,分節處蠟粉薄;體緣有白色蠟絲。雄成蟲體長約2mm,黃白色,翅一對。卵橢圓形,橘黃色。卵囊灰白色,棉絮狀。若蟲初孵時橢圓形,長0.4mm,老齡若蟲長達1.5~2 mm,足發達,尾端有白色長短蠟絲各一對。蛹長橢圓形,長1.8mm,黃褐色,包被于灰白色蠟囊中。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⑶發生規律:河北中部一年發生1~2代。以若蟲在樹皮縫、翹皮下、鱗芽間做蠟囊越冬。第一代卵孵化期為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為害若蟲盛期在六月上旬。成蟲羽化期在六月中下旬。第二代卵孵化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若蟲孵化后從卵囊中下口爬出,在葉片背面葉脈兩側或枝條上固定取食并越夏,秋季落葉前轉移到枝干隱蔽處越冬。 ⑷防治方法: ①金葉女貞栽植密度要合理,為后期生長留出較充足的空間,不能只圖眼前效果。建議雙排綠籬栽植密度可每米6株;色塊栽植每平米6~8棵,可以按照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栽植。 ②加強管理,適時澆水、施肥,少氮肥,多磷鉀肥,促使植株健壯。 ③合理修剪,通風透光。金葉女貞生長較快,年生長量可以達到50厘米以上,因此,在修剪色塊時盡可能降低修剪高度,以便改善透光條件。 ④藥物防治:在若蟲盛發期至成蟲盛發期,可以用40%速撲殺1500~2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或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若蟲發生嚴重時,可用速撲殺加吡蟲啉或速撲殺加氧化樂果混合使用,效果更好,視防治效果可用連續噴施2~3次。 2、褐帶卷葉蛾 褐帶卷葉蛾,學名P emis heparana(Schiffermiiller),又稱蘋褐卷蛾,屬鱗翅目卷蛾科害蟲。除了危害金葉女貞外,還危害大葉黃楊、秋葵、碧桃、三葉草和紫葉李等園林植物。 苗木網,m.cqhuayin.com ⑴危害狀:幼蟲食害幼嫩的芽、葉、花蕾,常吐絲連綴2片至3片葉片或縱卷1葉,潛藏在卷葉內危害,受害嚴重時不能展葉,嚴重的使整個葉片殘缺不全,影響觀賞價值。 ⑵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8~11毫米,翅展16~25毫米。體及前翅褐色,雌成蟲前翅前緣稍呈弧形拱起,外緣較直,頂角不突出,翅面具網狀細紋。基斑、中帶和端紋均為深褐色。中帶下半部增寬,其內側中部呈角狀突起,外側略彎曲。后翅灰褐色。下唇須前伸。腹面光滑,第2節最長。雄成蟲前翅前緣呈弧形拱起更明顯,中帶深褐色前窄后寬,其內緣中部凸出,外緣略彎曲,基斑褐色(這一點與雌成蟲有區別);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較寬,基部有1對耳狀突起。 卵:扁圓形,長約0.9毫米,初為淡黃綠色,近孵化時變褐;卵塊一般由數十粒排成魚鱗狀,表面有膠狀覆蓋物。 幼蟲:體長19毫米至22毫米。體綠色,頭近方形,頭及前胸背板淡綠色,大多數個體前胸背板后緣兩側各有1黑斑,毛片淡褐色。腹部末端具臀節。頭部單眼區黑色,單眼6枚。 蛹:長9毫米至11毫米。頭、胸背面深褐色,腹面稍帶綠色。腹部第2節背面有2排橫列刺突。腹部第3至7節背面亦有2列刺突。第1列大而稀,靠近節間;第2節小而密。蛹的頂端不太突出,末端細,平扁而齊,具有8枚彎曲而強壯的臀棘,兩側各2枚,末端4枚。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⑶發生規律:每年發生2至3代,以幼齡幼蟲在樹干粗皮縫、剪鋸口裂縫、死皮縫隙和疤痕等處做白色薄繭越冬。樹木開始萌芽時,越冬幼蟲出蟄,取食幼嫩的芽、葉和花蕾,受害葉表面被咬成籮底狀,僅剩葉脈。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幼蟲卷葉危害。6月中旬老熟幼蟲在卷葉內開始化蛹,蛹期為8天至10天。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為成蟲。成蟲有趨化性和弱趨光性,白天隱藏在葉背或草叢灌木中,夜間交尾產卵。卵期7天至8天,多產在葉面上,每雌蟲可產卵100粒至140粒。第二代幼蟲在7月中旬開始發生,取食葉肉,危害時間較短,8月上中旬羽化為成蟲。第三代幼蟲9月下旬孵化,于10月中上旬尋找越冬場所。初孵幼蟲群集在葉片上,幼蟲長大后分散活動,如遇驚動即吐絲下落或迅速逃逸。觸動后有倒退或彈跳習性。成蟲對糖醋具有趨性。 ⑷防治方法:應在六月上旬注意防治第一代幼蟲,及時防除幼蟲,以控制羽化成蟲數量,降低第二代危害。 ①人工捕捉:在幼蟲危害初期,及時摘除包裹著幼蟲或蛹的受害葉片。 ②燈光誘殺成蟲:根據成蟲的趨光性,結合防治其他園林害蟲,在重點防治區域設置殺蟲燈誘殺成蟲。 ③化學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殺螟松1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800倍至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150(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郁金香的碎錦病 下一篇:翠菊輪紋病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