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20:27 |
在現代化生產當中,適宜的溫室條件,如安裝防蟲網、加強溫室內的通風環境等可以防止90%以上的病蟲危害。而專業植保技術員的配備和全體工人的日常監測是及早發現并在初期階段控制病蟲害的關鍵。 苗木網,999miaomu.com 5.灰霉病:病原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灰霉病侵染芽后,芽變為褐色腐爛狀。當花開放時被侵害。個別花瓣變為褐色和皺縮狀。病害易發生在沒有被采摘的老花上,尤其是在潮濕條件下和雨季。病害嚴重時,花器開放受阻礙,冬季在月季的枯莖上有灰霉病存在。防治措施:及時摘除病花,去除凋萎的老花,并集中燒毀。在植株生長初期噴布化學藥物,如70%福美鐵或50%苯來特1000倍液即可有效防治。 6.白粉病:病原為薔薇單絲殼菌(Sphaerotheca pannosa var.rosae)。月季白粉病是普遍發生的病害。白粉病菌可侵染葉片、葉柄、花蕾及嫩梢部位。初期,病葉上有褪綠黃斑,逐漸擴大,邊緣不太明顯。葉背病斑處著生一層白色粉狀物。嫩葉染病后,葉片易反卷、皺縮、變厚,有時變為紫紅色。葉柄及嫩梢染病時,葉片黃化、皺縮、脫落。當老葉脫落且,新生葉片會繼續受害,致使植株衰弱,開花不正常或不能開花,失去了觀賞價值。白粉病菌以菌絲體正式在病芽、病葉或病枝上越冬。有些以閉囊殼形式越冬。第二年,病菌隨芽萌動而開始活動,侵染幼嫩部位,產生新的病菌孢子,借助風力等方式傳播。病菌在月季生長期可不斷進行再浸染。露地栽培月季,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發生較多,為發病高峰期。北部地區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發生量少。溫室栽培月季,白粉病可周年發生。室溫在5℃以上時,白粉病便可發生危害。氣溫高、濕度大、悶熱、通風差時發病嚴重。月季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通常情況下,光葉的、蔓生的、多花的品種抗性強些,但大多數月季品種是感病的。防治措施:在溫室栽植月季時應注意通風,控制濕度,從而控制發病條件。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小面積或家庭栽培月季,應仔細檢查病芽、病葉,及時剪除并銷毀。應該在病區或病株噴布化學殺菌劑進行防治。發芽前噴布波爾多液(1∶2∶100-200)、3-4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噴布50%代森銨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50%苯來特1000倍液。噴布無毒高脂膜200倍液對于預防白粉病發生和治療初期白粉病斑都具有良好效果。用高脂膜防治后,葉面無藥痕,有利于觀賞和環境保護。月季扦插繁殖時,仔細挑選無病枝條作為插條,扦插前用藥劑消毒。大量生產月季時,應建立采種栽植區,認真防除白粉病,不斷供應無病插條。 苗木網,999miaomu.com 7.銹病:病原為多胞銹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銹菌可危害葉片、葉柄、莖、花柄和芽。葉片和莖上可產生桔紅色的夏孢子堆,以后產生黑褐色冬孢子堆。嚴重發生時,葉背布滿一層黃粉,葉片焦枯,提早脫落。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絲形式在寄主組織上越冬。每年8-9月發病。栽種過密,地勢低洼,土壤粘重、板結、瘠薄等條件,有利于銹病的發生。防治措施:發現病葉、病株及時摘除并銷毀。加強栽培管理,栽植或置放不宜過密,勤除雜草,開溝排水等。早春發芽前噴施3-4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季節可噴施敵銹鈉300倍液、50%代森銨800倍液。 8.花葉病:病原為薔薇花葉病毒(Rosa mosaic virus)。病毒粒體球狀,直徑約25毫微米。病毒致死溫度為54℃。體外存活期(室溫條件下)6小時。病毒可自然感染啤酒花。用感病植株的汁液接種可侵染7科的25種植物,如長春花、西瓜、三色旋花、黃瓜、瓜兒豆(局部枯斑)、長春花(系統褪綠環斑)、豇豆(系統褪綠環斑)等。月季感染病毒后,葉片上發生不規則的淡黃色或桔黃斑塊,有時呈系統環斑、櫟葉斑紋。有些品種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脈帶、矮化。防治措施:仔細檢查病株,春季感病植株的癥狀明顯,因此應加強春季調查。病株不能用于繁殖,要標記下來,最好淘汰或銷毀。可用熱處理的方法來消除感病植株上的病毒,因為在38℃恒溫熱空氣條件下維持4周,植株體內病毒可以完全消除。(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蘋果樹主干與主枝潰爛防治方法 下一篇:洗衣粉防治蘭花病蟲害 既環保又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