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29 20:36 |
潰瘍病 主要危害幼樹,多發(fā)生在主干和大枝上。初期癥狀是在枝干皮孔邊緣形成圓形水泡狀病斑,以后病斑逐漸擴大,呈不規(guī)則狀,泡內充滿褐色黏液,病斑周圍呈暗褐色。水泡破裂后留下傷疤,后期下陷干裂,易剝離。受害嚴重時樹皮上的病疤密集且相互連接,導致植株死亡。該病在4月開始發(fā)生,5—6月為第一次發(fā)病高峰期,8—9月為第二次發(fā)病高峰期,10月后逐漸減緩并停止。防治方法:選用抗病樹種,嚴禁帶病苗木出圃,對表面無癥狀的苗木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10分鐘消毒;苗木發(fā)病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涂抹病部,涂藥前用刀在病部刻縱橫交錯的傷痕。 苗木網,m.cqhuayin.com 桑天牛 意楊主要的蛀干害蟲,以初孵幼蟲蛀入木質部,向下蛀成直的蟲道,幼蟲在蛀道內每隔一段距離向外咬一圓形排糞孔,使被害樹木形成多孔,刮風時枝條及樹木易折斷。桑天牛每2年發(fā)生一代,以幼蟲在木質部內越冬,次年5月開始化蛹,7—8月羽化為成蟲后飛出,隨后在樹枝上咬“U”形刻槽產卵,幼蟲孵化后蛀入木質部危害。防治方法:選用丹紅楊、巨霸楊等抗桑天牛的品種;在樹干、樹枝上查找刻槽,找出卵塊、卵槽并集中銷毀;在桑天牛羽化期捕捉成蟲,或用鐵絲從蛀道中刺死幼蟲;在桑天牛危害期尋找新鮮的排糞孔,注入敵敵畏、氧樂果等稀釋液,或塞入蘸藥液的棉團,然后用泥巴封口,藥殺幼蟲。 草履蚧 草履蚧在早春上樹吸取楊樹嫩芽、嫩枝汁液,使幼芽不能萌發(fā)。1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2月上旬越冬卵開始孵化,2月中下旬若蟲出土爬上樹,在樹縫或樹杈等隱蔽處群居;3月底至4月蟲體蛻皮增大,分泌蠟質;5月中旬進入危害盛期;6月初雌蟲下樹,在雜草和土中產卵,危害期結束。防治方法:早春若蟲上樹前在樹干1米高處綁縛膠帶,并在膠帶上下方用廢機油加有機磷農藥涂10厘米寬的藥環(huán),阻止草履蚧上樹;上樹后可用氧樂果等藥噴霧補治。(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杜鵑軍配蟲防治技術 下一篇:春季花木謹防枯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