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植株距地面近的葉始發(fā),葉變黃枯萎,逐漸向上蔓延,除頂端數(shù)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2.剖開塊莖,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病部產(chǎn)生粉紅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癥狀:病原:Fusariumoxysporum(Sch1.)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1.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可營腐生生活。 2.一般從幼根或傷口侵入寄生,進入維管束,堵塞導管,并產(chǎn)出有毒物質(zhì)鐮刀菌素,擴散開來導致病株葉片黃枯而死。3.病菌通過水流或灌溉水傳播蔓延。 發(fā)病條件:(1)土溫28℃,土壤潮濕,連作地,移栽或中耕時傷根多,植株生長勢弱的發(fā)病重。(2)酸性土壤及線蟲取食造成傷口利于本病發(fā)生。21℃以下或33℃以上病情擴展緩慢。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2、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可靈濕性粉劑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此外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10%治萎靈水劑3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2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100毫升,隔7~10天1次,連續(xù)灌3~4次。 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