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病概念:是由擔子菌亞門冬孢子菌綱銹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園藝植物的葉片,引起葉枯及葉片早落,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由于在病部產生大量銹狀物而得名。 (一)玫瑰銹病 1、癥狀:玫瑰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主要危害葉和芽。春天新芽上布滿鮮黃色的粉狀物;葉片正面有褪綠的黃色小斑點,葉背面有黃色粉堆,后變為黑色粉堆。病葉枯黃早落。 該病可侵染玫瑰的芽、葉片、花托、嫩枝等部位,春季感病的芽呈淡黃色,芽腫大,病芽陸續枯死。秋季腋芽感病后,少數能長出葉片,冬后枯死。感病葉片正面為淺黃色不規則病斑,葉背為黑色孢子堆,葉片提早脫落。 2、病原菌:玫瑰銹病的病原菌種類多,國外已知有9種,國內已知有3種(真菌)。為擔子菌短尖多孢銹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 (Pers.) Schlecht]和薔薇多孢銹菌(Phragmidium rosae-rugosae Kasai)。玫瑰多孢銹菌(Phragmidium rose- rugosae)。 3、發病規律 (1)病菌以菌絲在芽內越冬,是來年的主要浸染源。 (2)本菌為單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保加利亞紅玫瑰、白玫瑰和前蘇聯香水玫瑰較抗病。 (3)發病適溫為24-26攝氏度,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導因素。 苗木網,m.cqhuayin.com (4)病菌在芽或發病部位越冬。植株4月下旬開始發病,6-8月發病嚴重。夏季高溫、冬季寒冷發病較輕;溫暖、多雨或多霧病害發生較嚴重。 4、防治方法 (1)發現病芽及時摘除并銷毀。 (2)發病時噴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噴75%的百菌清800倍液,或噴灑250-300倍液的敵銹鈉。 (3)加強管理,降低濕度,注意通風透光或增施鉀肥和鎂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4)及時清除,燒毀枯枝敗葉,減少浸染源。2、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旬發病盛期前噴藥,每隔8-10天噴1次,連續2-3次。藥劑有75%百菌清8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 (二)貼梗海棠銹病 1、癥狀:葉面最初出現黃綠色小點,逐漸擴大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有光澤的圓形病斑,直徑6—7mm,邊緣有黃綠色暈圈,其上產生橙黃色小粒點,后變為黑色。病組織肥厚,略向葉背隆起,其上長出許多黃白色毛狀物,最后病斑枯死,在轉主寄主檜柏上危害葉片及綠枝。 2、病原菌:梨膠銹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山田膠銹菌G.yamadai。 (1)我國以梨膠銹菌為主,山田膠銹菌僅在個別省發現。二者均為轉主寄生菌。 (2)性孢子和銹孢子階段危害貼梗海棠,缺少夏孢子階段,冬孢子階段發生在檜柏、龍柏、鋪地柏和翠柏等轉主寄主上,這兩種銹菌在形態上極相似。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性孢子器發生于葉面表皮下,近圓形或扁燒瓶形,成熟時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并伸出許多授精絲。銹子器生于葉部病斑背面或葉柄病斑上,細圓筒形。病菌以菌絲在檜柏等病組織內越冬。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