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疫病是花卉常見病害之一,在我國各地均有發生,以南方發病較重。花卉各部位都會受害,以根莖部受害最為嚴重。由于病害的潛育期短,侵染后短期內會產生大量孢子,再侵染次數多,在生長季內病菌迅速發展。受害后植株組織很快腐爛。花卉疫病破壞性強、防治難,防治不利會對花卉生產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必須給予重視。 病害癥狀 花卉全株均被感染,以幼嫩部分最易發病,主要出現根腐、莖基腐、莖腐、枝干潰瘍、葉枯、芽腐和果腐等癥狀。病斑初顯暗綠色水漬狀斑,后迅速擴大變褐軟腐,潮濕時病部長出稀疏的白霉狀物,為病原菌。 種苗發病時,莖基先出現水漬狀暗綠色斑,后變褐色軟腐死苗。扦插苗發病時,莖部皮層和根變暗褐色壞死,病部稍縊縮枯萎。大苗和成株發病時,根部變褐枯死,白根須根減少。 植株感染疫病,在近地面根莖交界處出現莖腐,初生暗綠色水漬狀不規則條斑,后病部變褐,迅速向上、向下擴大,壞死,凹陷,繞莖一周縊縮,引起病部以上莖葉枯萎。有的病株發病初期莖葉早晚仍正常,中午萎蔫,數天后全株枯死,但葉片仍為綠色,病斑處易折斷,曲折下垂倒伏。感染疫病的植株葉片初生暗綠色水漬狀近圓形斑,迅速擴大變成褐色不規則形,有的有輪紋,病斑邊緣不明顯。發病后期數個病斑合并成大斑,病葉發黑,潮濕時全葉腐爛,葉柄成條狀褐斑腐爛,全葉枯萎。腐爛株有特殊霉腥臭味。鱗莖、球莖感染疫病,會出現褐色水漬狀小斑,擴大后腐爛,病鱗莖、球莖發芽時幼莖頂部枯萎。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 1.病原菌屬于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霉目,疫霉科,疫霉屬。 2.侵染循環病菌以菌絲體、孢子囊或卵孢子在大棚等設施栽培的花卉病株上越冬;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露天病殘體上于土里或肥料中越冬;有的以卵孢子和菌絲體在球莖塊根等無性系列材料及種子內外越冬。卵孢子在土中能存活數年,成為初侵染源。春夏條件適合時,孢子萌發或菌絲體產生孢子囊,引起初侵染,在花卉生長季,孢子囊不斷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到生長后期,產生卵孢子準備越冬。孢子萌發后從氣孔、傷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植株內。孢子靠氣流、雨水水滴、澆水沖淋及帶菌肥料、農機具等傳播,有的病害種類由種子、球莖等遠距離傳播,疫霉的寄生性較強,為兼性腐生菌,當寄主植物幼嫩或環境條件不適合,植株生長衰弱時易于發病。 病害流行環境因素 當病原菌和感病寄主植物大量存在時,花卉疫病發病輕重取決于環境條件。 1.地勢土壤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易于發病。土壤粘重、板結,通氣透水性差,或土壤肥力低、瘠薄,缺少有機質,會誘發病害。連作地土壤內病原菌數量多發病重。 非洲紫羅蘭疫病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