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30 10:30 |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別名癢癢樹、百日紅,為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有銀薇、翠薇和紅薇幾個變種,但以紅薇在園林綠化中應用價值高。紫薇樹形優(yōu)美,樹干光滑潔凈;頂生圓錐花序,花色艷麗,開花時正當夏季少花季節(jié),而且花期長,7~9月持續(xù)開放,故人們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贊語。紫薇是非常好的園林觀花樹種,在我國分布極廣,華東、華中、華南以及西南城市綠化中都普遍栽培;紫薇還常常被作為家庭盆栽觀花植物栽培。不過,紫薇也是一種容易遭受病蟲侵害的園林綠化樹種。就天水地區(qū)來說,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最適合紫薇生長的地方,但是在長期的栽培管理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下面,對紫薇的一些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具體介紹如下。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1表現(xiàn)癥狀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種真菌,主要侵害葉片,并且通常是下部葉片開始發(fā)病,后逐漸向上部蔓延。發(fā)病初期病斑為大小不一的圓形或近似圓形,少許呈不規(guī)則形狀。病斑為紫黑色至黑色,邊緣顏色較淡,隨后病斑顏色加深,呈現(xiàn)黑色或暗黑色,與健康部分分界明顯。后期病斑中心顏色轉淡,并著生灰黑色小霉點。發(fā)病嚴重時,病斑連接成片,整個葉片迅速變黃,并提前脫落。 2.2發(fā)生規(guī)律紫薇褐斑病是由千屈菜科尾孢菌侵染引起,病菌是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的形式在病殘體上越冬,次年通過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借氣流或風雨傳播蔓延。天水地區(qū)褐斑病一般初夏開始發(fā)生,秋季危害嚴重。在高溫多雨,尤其是暴風雨頻繁的年份或季節(jié)易暴發(fā);通常下層葉片比層葉片易感染。 2.3防治方法 2.3.1園藝防治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清除病枝、病葉,并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病菌來源。加強栽培管理、整形修剪,使植株通風透光。家庭盆栽的最好每年更換新土。 2.3.2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3煤污病 煤污病又名煤煙病,在我國各地園林植物上普遍發(fā)生。侵害紫薇主要是在其遭受紫薇絨蚧和紫薇長斑蚜危害以后,即以它們排泄出的粘液為營養(yǎng),誘發(fā)煤污病菌的大量繁殖。發(fā)病后病株葉面布滿黑色霉層,不僅影響紫薇的觀賞價值,而且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衰弱,提早落葉。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1表現(xiàn)癥狀紫薇煤污病的病原菌屬于真菌類,不過煤污病的病原菌種類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種病菌,其各自癥狀也略有差異,但黑色霉層或黑色煤粉層是該病的重要特征。煤污病主要侵害葉片和枝條,病害先是在葉片正面沿主脈侵染,后逐漸覆蓋整個葉面,嚴重時葉片表面、枝條甚至葉柄上都會布滿黑色煤粉狀物,這些黑色粉狀物會阻塞葉片氣孔,妨礙正常的光合作用。 3.2發(fā)生規(guī)律煤污病的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葉、病枝上越冬。因為紫薇長斑蚜和紫薇絨蚧排泄的粘液會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營養(yǎng),所以一般在這2種蟲害發(fā)生后,煤污病就會大量發(fā)生。而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絨蚧及紫薇長斑蚜的危害盛期,況且此時的高溫、高濕也有利于此病的發(fā)生,故春(越冬病菌引起)、秋(絨蚧和長斑蚜引起)季是紫薇煤污病的盛發(fā)期,天水地區(qū)1年發(fā)生1~2代。 3.3防治方法 3.3.1園藝防治①通過間苗、修枝等措施,使樹木通風、透光;②及時防治蚜蟲、蚧殼蟲、粉虱等,因為這些昆蟲的分泌物正是煤污病病原存在的基礎。 3.3.2藥劑防治常用藥劑為石硫合劑,冬季用波美3°石硫合劑,夏、秋季用0.3°石硫合劑。也可用三硫磷、山蒼子葉汁進行防治。 苗木網,999miaomu.com 4黃刺蛾 黃刺蛾,體型中等,幼蟲為刺毛蟲,俗稱洋辣子,是園林花卉主要雜食性食葉害蟲之一。 4.1危害特點黃刺蛾主要是以幼蟲啃食造成危害。初孵幼蟲一般群集在葉片背面取食葉肉,使葉片呈篩網狀;大齡幼蟲會爬行擴散危害,并直接蠶食葉片,嚴重時葉片被吃光,只剩下葉柄及葉脈。 4.2發(fā)生規(guī)律黃刺蛾是以老熟幼蟲在受害枝干上結繭越冬。每年5、6月成蟲羽化,交尾產卵后,6月下旬可以觀察到第1代幼蟲。幼蟲有7齡,常常會出現(xiàn)世代交叉的現(xiàn)象。危害盛期在7~9月。 4.3防治方法 4.3.1園藝防治冬季結合修剪,清除樹枝上的越冬繭,從而消滅或減少蟲源。 4.3.2物理防治家庭盆栽紫薇可以在落葉后,人工摘除越冬蟲繭,可徹底消滅蟲源。大田生產時,可以在成蟲羽化期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 4.3.3藥劑防治化學防治最好能在幼蟲擴散前用藥,可噴施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治。 紫薇還會有綠刺蛾或褐刺蛾等危害,不過它們都屬于刺蛾類,除了形態(tài)上略有差異外,在生活習性及發(fā)生規(guī)律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在防治黃刺蛾時兼治。 苗木網,m.cqhuayin.com 5綠尾大蠶蛾 綠尾大蠶蛾,別名水青蛾、燕尾蛾、長尾蛾,屬鯪翅目大蠶蛾科;在我國華北、華中、華東以及西南等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危害多種果樹和園林苗木。 5.1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35~40mm,翅展122mm左右;體表具有深厚白色絨毛,翅粉綠色,前翅經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狀斑紋,后翅尾狀突起,長40mm。卵球形稍扁,長2mm,灰褐色。幼蟲可長達80mm左右,黃綠色,體節(jié)有瘤狀突起,以中、后胸4個及第8腹節(jié)背上1個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長毛。蛹體長45~50mm,赤褐色,額區(qū)有一塊淺色斑。繭長卵圓形,灰黃或灰褐色。 5.2發(fā)生規(guī)律天水地區(qū)1年能發(fā)生2代;通常在樹枝上作繭,幼蟲5月上、中旬孵化。幼蟲共5齡,歷期36~44天。老熟幼蟲6月上旬開始化蛹,中旬達盛期。蛹歷期15~20天。第1代成蟲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產卵;幼蟲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蟲結繭化蛹。越冬蛹期6個月。 5.3危害特點以幼蟲食葉危害,低齡幼蟲將葉片吃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后便把全葉吃光,僅殘留葉柄或粗葉脈。 5.4防治方法 5.4.1園藝防治綠尾大蠶蛾越冬蛹很大,便于人工捕殺。高齡幼蟲可長達80mm,抗性強且食量驚人,化學防治比較困難,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5.4.2藥劑防治化學防治時要注意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預防,盡可能保證在幼蟲3齡前就用藥;可噴施50%殺螟松乳油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謹防君子蘭日灼病 下一篇:園林專家晝夜診治病梧桐 剪枝灑藥堵住病傳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