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類及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0:33 |
地老虎是多種地老虎的總稱,別名有土蠶、地蠶、切根蟲、截蟲等,目前在玉米上危害嚴重的有:黃地老虎,學名為 Agrotis seqetum Schiffermuller;小地老虎,學名為 Agrotis ypsilon(Rottembeg);大地老虎,學名為Trachea tokionis(Butler)。均屬鱗翅目,夜蛾科。該類害蟲是多食性害蟲,除危害玉米外,還可危害高粱、甘薯、芝麻、向日葵、煙草、豆類、麻類、谷子、糜子、麥類、瓜類、蔬菜類等。輕者造成缺苗斷壟,重者重新毀種。近年來其危害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已成為各類玉米幼苗的最主要害蟲。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三、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 1.黃地老虎 自北向南年發生2~4代,于春秋兩季危害,但春季危害重于秋季。該蟲一般以老熟幼蟲在10厘米左右深的土層中越冬,翌年春季3月上旬土壤解凍后越冬幼蟲即開始活動,4月上、中旬在土中化蛹,蛹期20~30天。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為主要危害期。3齡前的幼蟲危害不大,3齡后則進入嚴重危害期。白天潛伏在表土中,夜間出來危害。成蟲亦為晝伏夜出,具有較強的趨光性趨化性。 2.小地老虎 年生代數由北向南不等,從2代到6代。越冬蟲態、地點在北方地區至今不明,春季蟲源可能由長江流域或其它地區遠距離遷飛而來;成蟲對黑光燈及糖醋酒等趨性較強,夜間活動交配產卵,每雌平均可產卵800~1000粒。幼蟲共6齡,3齡前在寄主幼嫩部取食,食量較小,3齡后則晝伏夜出,進入狂害期。該蟲幼蟲動作敏捷、性殘暴,能自相殘殺。老熟幼蟲有假死性,受驚后縮成環狀。幼蟲發育歷期因溫度而異,15℃時67天,30℃時僅18天。蛹發育歷期12~18天,越冬蛹則長達150天。小地老虎喜溫喜濕,當玉米拔節,其基部莖稈木質化后,則春季危害漸少。 苗木網,m.cqhuayin.com 3.大地老虎 年生1代,其余與黃地老虎相似。 四、防治方法 1.預測預報。在春季4~5月采用黑光燈或蜜糖液誘蛾器測報。每天每臺誘蛾達5~10頭時,則表示已進入盛發期,蛾量最高的一天即為高峰期。由此往后推20~25天即為2~3齡幼蟲發生盛期。誘蛾期如連續兩天在30頭以上,將預示大發生,應提早采取措施,做好防治準備工作。幼蟲的測報用田間調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平方米有0.5~1頭時,即應抓緊防治。 2.誘殺防治。采用黑光燈或糖酯液誘殺成蟲,糖醋液的調配方法為: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1份調勻即可,用泡菜水或發酵的甘薯、胡蘿卜、爛水果等加入適量農藥,也可制成誘殺液。誘殺幼蟲可使用毒餌,毒餌的制作方法有2種,一種是把麥麩炒香,每畝4~5千克,與90%敵百蟲的30倍水溶液150毫升拌勻即成;另一種是用苜蓿、青菜葉等切碎后拌以90%敵百蟲30倍水溶液即可,制作好的毒餌于傍晚順玉米行撒于地面,可收到良好效果。 苗木網,999miaomu.com 3.藥劑防治。根據地老虎幼蟲在1~3齡期抗藥性差和暴露在地面上的特點,可采用藥劑防治,也是藥劑防治的適期。可噴灑40%毒死油每畝90~120克兌水50~60千克、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馬乳油3000倍液、10%溴馬乳油2000倍液、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還可用50%辛硫磷或50%對硫磷或20%甲基異柳磷乳油2000倍液在當天被害苗處灌根。 (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害蟲的抗藥性及害蟲抗性的防止途 下一篇:刺蛾的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