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灰斑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方法 李根盛 梁健怡 游國標 劉景勝 陸葉茵 (佛山市農林技術推廣中心,廣東佛山,528000) 山茶花多、花期長、花形嬌美而艷麗,葉色濃綠且常年不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花木品種。山茶花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在國內多個省份廣泛種植。同時,山茶花開花期正值春節,因此,也是一種價值較高的年宵花卉。油茶嫁接山茶花可以迅速生產出高大成型的茶花,因此,山茶花又成為美化環境一個十分重要的園藝品種。由于山茶花種植效益高,種植面積有逐年擴大的趨勢。山茶花常發生多種病害,其中盤多毛孢引發灰斑病十分普遍,常造成葉、梢干枯,輕者影響植株觀賞價值,重則導致整株衰弱死亡。因此,該病已成為當前山茶花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技術障礙。 我們從1997年開始對山茶花灰斑病的發生與防治進行調查研究,以南海區多個花卉場及佛山市林科所茶花生產基地為重點,實施山茶花灰斑病綜合防治技術,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山茶花灰斑病梢發病率從原來的90—100%下降至1%以下。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1、山茶花灰斑病的癥狀及病原 生在葉緣或葉尖,呈圓形或不規則形斑。病斑初為褐色,后期中央變白色,邊緣暗褐色,并明顯隆起;其上散生或呈不明顯輪紋狀排列的濃黑色小點。山茶花新梢感病,則形成淺褐色、長形、邊緣明顯的潰瘍斑,并逐漸凹陷、萎縮且縱向開裂。山茶花灰斑病的病原為茶褐斑盤多毛孢Pastaltia guepinii Desm.分生孢子盤初埋生,后外露,盤形或墊狀,黑色;分生孢子梗具1—2環痕;分生孢子中間細胞橄欖色,兩端細胞無色,孢子頂端附屬絲2—5根,多數為3根,無分枝。 2、山茶花灰斑病的病原寄主范圍、傳播途徑及發生消長規律 據有關資料報導,茶褐斑盤多毛孢可生于山茶屬、月桂屬、木蘭屬、杜鵑屬、歐石楠、松等多種植物上。我們曾先后在南海、順德多個花卉場調查取樣,分別在不少花卉、樹木上查獲盤多毛孢。除山茶花外,較常見的有:羅漢松、錦松、散尾葵、魚尾葵、銀杏、杜鵑、南天竹、蘇鐵、芒果等。由于盤多毛孢寄主范圍廣,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混合種植花卉、苗木間的相互感染。我市的花卉、苗木生產繁殖場,一般均為多品種混合種植,同一花卉場內可發現被感染的幾種花卉品種,如最常見的散尾葵、羅漢松等,為該病原輾轉傳播提供了條件。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山茶花盤多毛孢以菌絲或分生孢子盤在病組織內越冬,翌春產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并擴散為害。病害發生主要時期在3—11月,其中發病高峰在6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與新梢抽發和高溫高濕的天氣密切相關。發病的始發期在3月上旬前后,新梢開始感病,至5月下旬,隨著氣溫升高和多雨高溫的天氣,病情逐漸加重,此時,也是新梢開始抽發階段。如防治不及時,6月上、中旬一般發病梢率25—45%,嚴重的發病梢率達40—70%; 至9月上中旬,新梢發病率35—70%,嚴重的達70—100%。夏季的臺風雨往往加速病情的發生流行。 據調查觀察,在部分花卉場,山茶花的花蕾、嫩葉還受線蟲、蚜蟲等的侵害,而線蟲、蚜蟲等為害造成大量傷口,因此,這些病蟲原也是誘發灰斑病并進一步擴展蔓延為害的原因之一。 此外,不少花卉場淋澆花卉,甚至施用農藥時均使用長期被污染的溝水,導致灰斑病菌的再侵染,防治效果不理想,病情難以控制。水源的污染已成為灰斑病及其他病害發生蔓延的重要隱患。 3、 山茶花灰斑病的綜合防治方法 苗木網,999miaomu.com 3.1 認真落實各種農業防治措施 3.1.1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施用經過充分發酵腐熟的花生麩等漚制的有機肥,合理增施磷鉀肥。要及時做好田間排灌工作,盡量降低田間濕度。 3.1.2 強調使用清潔水源,不重復使用被污染的溝水或工業廢水。 水源的污染常造成病原的反復侵染為害和影響山茶花的抗病能力。有條件的地方應使用干凈的井水、泉水、河水或自來水,避免重復使用花場內的溝水。如在水源缺乏的情況下,也應該注意經常進行溝水的排灌和消毒,降低其污染程度。采用該措施后,南海嶺南花卉場曾嚴重感染盤多毛孢的山茶花、羅漢松、散尾葵以及其他病害的發生程度都明顯下降了。從原來的發病梢率30—60%降至8%以下。 3.1.3 密切注意控制不同寄主間的病原傳播。 合理安排好容易受盤多毛孢菌原侵染的不同品種花卉、苗木的種植。如常受盤多毛孢菌感染為害的散尾葵、羅漢松等,應合理安排好種植區域,與山茶花種植區保持一定的間距,還同時抓好各項防治措施,減少其受害程度,盡量避免不同花卉、苗木品種間病原相互侵染和傳播,提高防治效果。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1.4 及時清除殘枝落葉并集中燒毀,減少園中病蟲源。 3.1.5 認真抓好山茶花苗期的管理。選用健康植株截取接穗,對砧木與接穗要徹底消毒,避免病源的擴散。 3.2 山茶花灰斑病的化學防治方法 3.2.1 重點施藥期 據觀察,山茶花灰斑病主要為害高峰在山茶花的新梢抽發前期,因此,施藥防治應重點掌握新梢(尤其夏季新梢)生長階段。這一階段,施藥量應適當增加、施藥間隔期也適當縮短,以便加強對新梢的保護。在山茶花的其他生長階段,可根據灰斑病發生的輕重、天氣的溫濕度情況酌情安排施藥。 3.2.2 施藥方法 使用化學農藥應強調對癥下藥、交替用藥和合理混配。藥劑選用: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70%代森錳鋅、50%多菌靈、世高、氧氯化銅、敵克松、滅病威等。上述藥劑進行適當搭配混合并輪換使用。如7%甲基托布津800倍+滅病威500倍、敵克松800倍+70%代森錳鋅600倍、75%百菌清600倍+50%多菌靈600倍等配方交替噴施。混合施用藥效顯著高于單一使用。 苗木網,999miaomu.com 做到適時施藥,于夏季新梢生長期重點護梢。施藥間隔期適當調節,發病高峰期每5d施藥一次,其他時期每7—10d施藥一次。在臺風雨前施藥保護,臺風雨后做好施藥補救措施。霉雨季節則搶晴施藥。 3.2.3 兼治其他病蟲害 除山茶花灰斑病外,為害山茶花的病蟲害還有炭疽病、褐斑病、灰霉病、煤污病、線蟲病、蚜蟲、葉蟬、蚧殼蟲等。一些病蟲害如線蟲、蚜蟲等除直接為害山茶花外,還間接加重灰斑病的發生。因此,在防治灰斑病的同時,應注意兼治其他病蟲。譬如加用內吸殺蟲劑:喹硫磷、氧化樂果防治線蟲、蚧殼蟲;用吡蟲啉防治蚜蟲、葉蟬;用速克靈防治灰霉病等。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