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植物蟲害,防止農藥污染,保護生態平衡,促進農、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這是當今世界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亟待解決的重大研究課題。
一、我國防治蟲害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幾十年來,隨著地球自然生態的破壞,世界性的植物蟲害日趨嚴重,其中危害最大的當屬蛾類害蟲,如:棉鈴蟲、粘蟲、玉米螟、地老虎、美國白蛾、各類卷葉蟲、食心蟲等。國內主要除蟲手段是化學農藥防治,長期以來普施和濫施農藥,使我國環境日趨惡化。植物性食物遭到污染,而且土壤、水源也受到污染,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由于害蟲尤其是蛾類害蟲有極強的生存適應性,其抗藥性和耐藥性不斷增強。幾十年來人類研制的一系列化學農藥,在害蟲面前均很快失去其威力,不僅使新農藥的使用周期縮短,而且迫使農民以增加施藥量或加大濃度、甚至噴灑劇毒農藥才能獲得收成。這樣不僅成本高、效益低,而且人畜中毒事件不斷發生。另外,害蟲的天敵被大量毒死,其適應性及繁殖速度遠不及害蟲,使害蟲失去天敵的制約。更為嚴重的是植物被污染,致使我國生產的植物食品及相關的動物食品中有毒物質不同程度超過國際標準,不僅影響出口創匯,而且危害人們身體健康。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蟲害是一個會帶來惡果的短期行為,是一條人類自我毀滅之路。為了不讓蟲子搶走我們的食物,而把毒藥加在食物上留給自己吃。世界上許多國家近年來限制農藥的使用量,某些具高殘留毒性的農藥早已被禁用。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二、物理防治蟲害新突破人們多年不懈地努力,分別從無公害的物理除蟲和生物除蟲兩個方面進行探索。
物理除蟲是利用大多數害蟲的成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采用黑光燈和白熾燈(高壓汞燈)誘殺成蟲。方法是在燈下設置水池,成蟲在燈下墜水淹死,其滅蟲效率低于50%。后來也出現用電網觸殺的設備,但是由于所用材料與技術工藝均有缺陷,而且還需人工看管,缺乏自動保護等功能,未能被廣泛應用。 生物除蟲是利用害蟲的天敵及一些生物制劑防治蟲害。如赤眼蜂、白僵菌、蘇云桿菌等。由于生產和使用條件嚴格,效果并不理想,無法防治大面積蟲害和突發性蟲害,所以也未能普及。
1988年以來,河北固安縣連年遭遇嚴重蟲害,十幾萬棉農用化學農藥殺棉鈴蟲,但連續苦戰幾年,任何農藥也沒控制住棉鈴蟲的破壞。由于蟲害嚴重,最后不得不放棄棉花種植。
嚴酷的現實深深刺激了在農村基層工作的賈祖通。他長期研究蟲害,逐步成為物理除蟲專家。根據大多數害蟲,尤其是蛾類害蟲趨光、趨化的生活習性,以黑光和白光高壓汞燈的燈光、趨化劑引誘成蟲,電網觸殺的工作原理,輔以現代電子自控技術。他歷時4年研制成功了全自動高效物理滅蛾器,具有自動晝停夜開、雨天關機和自動定時除去網上蟲尸等功能。通過3年的農田和果園試驗,治蟲效果十分明顯,不僅能防治各種植物的蛾類害蟲,還能有效防治金龜子、螻蛄等類害蟲。在華北地區的上千種害蟲中除蚜、螨等無趨化性或無翅類的少數害蟲外,其他各種蟲害均可高效無公害防治,殺滅率達95%以上。在檢測點每夜單機收集蟲尸1670克,有效保護半徑大于200米。1999年夏季,北京市植保站在順義良種場一夜單機收集蟲尸超過4000克,這其中不包括被電網燒毀的小型蛾類。由于害蟲的絕大多數天敵是在白天活動,夜間只有極少數種類的天敵有趨光性,因而使大部分天敵不會受到傷害。 苗木網,m.cqhuayin.com
全自動物理滅蛾器不僅具備無毒、安全、防治效果顯著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等優點,而且使用它比使用農藥可大大降低成本。根據實地核算,每臺保護農田達200畝,林果100畝,使用壽命5年以上。北京、河北、山東等地使用,每年每畝防治成本農田低于5元,林果低于10元。只相當于農藥費用的1/10至1/20,而且省工、節省農藥器具。
這一成果已獲得專利證書。我國著名昆蟲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植保系教授楊集昆先生看了產品后,興奮地說:“我奮斗了幾十年未竟的事業被賈祖通先生解決了。該產品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物理除蟲技術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對于保護生態平衡,減少農藥污染及保持我國農、林業的可持續生產,將起著重要作用。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