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立枯病(圖)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1:20 |
癥狀被害植株呈立枯狀。開始時病株生長停止,缺少生機。然后出現輕度枯萎,葉下垂,逐漸加重,最后枯死。病株根頸處出現褐色、變細、水漬狀腐爛,根部發黑。切取病部保濕時,2-3天后可長出褐色菌絲體。潮濕時,自然狀態下病斑處也會產生蛛絲狀褐色絲體。 病原立枯病病原為一種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tKuhn)。菌絲粗肥,老熟時有色,分枝垂直或接近直角,離分枝不遠處有一隔膜。 傳染途徑立枯病菌有較強的腐生能力,可在植株病殘體上腐生越冬。盆土潮濕、衰弱時,容易發病;盆土用蔬菜地舊土或用未消素的病土時容易發病;使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時容易發病。另外,盆內積水、盆土板結、日灼等也會造成出現立枯癥狀。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選擇充分腐熟的肥料作為盆土。苗期避免強烈陽光照射,大雨前將盆移到能防雨的地方,或雨后及時將盆內積水倒出,并用清水將泥漿濺污的葉片沖洗干凈。發現死苗應連同盆土一并倒去燒毀。 2、藥劑防治上盆定植后,每隔10天噴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濕性粉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500倍液澆施,每盆500-1000毫升。(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兜蘭立枯病(圖) 下一篇:兜蘭苗黑腐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