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紅斑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1:28 |
芍藥紅斑病又稱芍藥褐斑病。是栽培芍藥中最常見的重要病害,我國各地均有發生。紅斑病使芍藥葉片早枯,連年發生能削弱植株的生長勢,使植株矮小,花少、花小直至植株枯死。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菌及發病規律】病原菌是牡丹枝孢霉(Cladosporiwm paeoniae), 屬半知茵亞門絲孢菌綱叢梗孢目枝孢菌屬,病原菌主要以茵絲體在病葉、病枝條、果殼等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分生抱子經氣流和雨水濺動傳播到剛萌發的新葉上,引起初次浸染。發病時,病殘體未清除的,初次浸染嚴重,而病殘體被清除了的,則初次浸染輕。病菌的生長和分生孢子的萌發需溫暖條件,在20℃至24℃條件下,病害的潛育期為5至6天,潮濕條件有利于病害的發展和分生孢子的形成。下部葉片最先感病,該病菌再浸染次數極少,初次浸染的程度決定了發病是否嚴重,此外,沙質土壤、保水保肥力差、植株生長較差、抗病力降低,發病重。在北京地區4-5月開始發病,7-8月為發病盛期。不同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如東海朝陽、小紫玲、蘭盤銀菊、鳳落金池等品種抗病性強,紫芙蓉、胭脂點玉、娃娃面等品種易感病。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4.發病初期,可噴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15天噴1次,連續噴4至5次。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水仙莖線蟲病 下一篇:秋海棠銹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