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菊白粉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1:30 |
【分布】河北、遼寧、北京、上海、江蘇等地。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癥狀】葉和莖均可受害。初期,葉片正反耐面出現白色粉狀的圓斑;病害擴展后,葉面覆蓋一層白色粉末,莖桿也覆蓋一層白色粉末;后期病部生有稀疏的黑褐色小點,即病菌閉囊殼。發病重的,植株生長停滯,葉片黃化干枯。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病原】 病原為真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病菌閉囊殼扁球形,菌絲匍匐在寄主葉兩面,以吸器伸人表皮細胞內吸收營養。從菌絲上生出短梗,梗端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橢圓形,大小30-40X18-25(um)。后期病部生有稀疏的黑褐色小點,即病菌的閉囊殼,閉囊殼直徑85-114um,殼上生有附屬絲,內生子囊 6-21個,子囊橢圓形,大小44~107X 23-59(um),內生子囊孢子2個,大小19-38X11-22(um)。上海僅見分生孢子。 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病特點】病菌以閉囊殼或菌絲在被害的葉、莖的病組織中越冬,病菌主要通過風雨傳播,在氣溫17-25℃、氣候干燥時,發病嚴重。在南方終年均可發生,無明顯越冬期,早春2、3月溫暖多濕、霧大或露水重易發病。北方寒冷地區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土表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病斑上產出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病規律】病菌以閉囊殼或菌絲在莖葉的病組織上越冬;病菌的寄主范圍廣泛,可危害其他菊科花卉。 苗木網,m.cqhuayin.com 【流行動態】生產上土壤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株間蔭蔽,排水不良,易發此病。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1)園藝防治:精心養護,注意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或缺肥。清除病原,不連作。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藥劑防治: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或20%粉銹寧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3 000倍液,每隔10~1 5天噴1次,連噴2~3次。或20%抗霉素100-200倍液噴霧。發病初期及時噴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此外,還可噴灑2%農抗120水劑或武夷菌素(Bo-10)150-200倍液,視病情隔10-15天1次,共防2-3次。發病重或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40%福星乳油7000倍液,持效期長,防效優異。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鳳仙花疫病 下一篇:金盞菊花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