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園林發生得最早,也最完善,又連綿不斷地發展的國家,同時亦是東方園林的主要代表,中國古代園林有著漫長的歷史,從先秦至明清,數干年來,歷朝歷代,均有成就。 最早的是周文王造靈臺,《詩經·大雅·靈臺》中有“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鹿鹿攸伏。……”這里的“靈臺”,即帝王游玩的場所,其形態是置一處地方,將四周圍起來,里面有自然的山水林木,還有動物供帝王狩獵游樂。古文中的國字寫成,其意不言自明。后來到了秦漢時期,園林有所發展,最有代表性的是皇家宮苑,如上林苑、建章宮等,不但規模大,而且其中景物無奇不有,供帝王貴族享用。 第二個時期是從三國至南朝的齊梁,大約從公元220年至公元479年。這一時期的園林著重在池山形態上。但真正代表這一時期的園林,則在“永嘉之變”以后,當時北方內亂外患,晉室南渡,皇族和文人士大夫們到了江南,發現這里的自然山水美不勝收,干是有加工建園之意,形成當時的以山水為主的園林形態。如謝玄的始寧墅,為典型之代表,又加謝靈運、王羲之等許多文人士大夫,都建造這種以山水景為主的山莊、別業。 第三個時期是齊梁至晚唐,大約在公元479年至公元836年。這一時期的園林,己不是純模仿自然,而是開始講究起園林本身的形式了。又由于山水、田園文學的發展,所以園林也漸漸注意詩情畫意。這一時期既有自然山水園(如王維的輞川別業等),又有城市園林(如李德裕的平泉別墅等)。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第四個時期是晚唐至北宋,大約在公元836年至公元1127年。這時人們不但造園,而且有人專門研究園林。這一時期造園之風大盛,如北宋的對梁(今開封),不但有艮岳、金明池等大型園圍,更有無數的小型園林。西京洛陽之園林更多,當時的辛格非專事園林,并寫了《洛陽名國記》。 第五個時期是從南宋至元代,大約在 1127年至 1368年。這時的園林,可謂“神理兼備”,園林形象的語義開始深化,有了許多更深層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園林與詩情畫意也進一步融化。如蘇州獅子林之園景,有倪瓚之畫意等等。 最后為明清時期,此時之中國園林,發展到了頂點,可謂爐火純青的境界了,明清時期之園林,更講究意趣。“趣”為情趣,求神韻;“意”為意境,有更深的哲理內涵。“意”所表述的是人與園的關系,即人與自然的情態。這時的園林,山水林木,其實己經化作人的自我價值,或者說以此與園主人對話、至于更深的哲理性,己在上一節說過了,不再贅述。“霜葉紅于二月花”,明清園林的境界,是東方古代園林之最完美者,以后不可能再企及了。 從歷史的縱向來看,中古代園林的結構形態顯示出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改朝換代,結構不變;連續不斷,臻于完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許沒有一個民族或地域的文化,能及得上我們中華民族那樣,古老、連續、完整。歐洲文化的特征,歷史的連續的,但文化是跳躍的,古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等等,社會文化變革顯示出甚大的起伏。其他一些地域的文化,多有斷續性。中國古典園林的歷史,也許是從一個側面,最典型地表述了中國古代文化。到了明清,它與整個社會文化一樣,走向完美,無可企及。中國古典園林至此,卻遺憾地封閉、終結了。 苗木網,999miaomu.com 近代中國,隨著西方文化的東漸,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巨大的沖擊,古代的園林也是同樣的命運。城市公園的興起,加速了中國傳統園林的終結。可是中國傳統園林作為一部璀璨的藝術文化史,仍留子世。直至。今天,留存至今的那許許多多的古代園林。無論是私家園林、寺廟園林還是宮苑,它們仍然為世人所青睞。如今,許多發達國家爭相造中國園林,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仿造了一個中國園:明軒,它就是蘇州網師園的內園,殿音移的復制品。以后,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相繼建造中國園。這種態勢,看起來似乎是中國傳統園林文化復興了;但其實不然,因為這種文化只是重復,絲毫也見不到什么新的東西。歷史和時代演變了,而文化卻仍然是古的,那么這種文化只是“文物”或者是它的“復制品”,其命運就是如此。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