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園的亭、榭、廊、軒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30 13:25 |
園林建筑最主要的藝術特征是變化與統(tǒng)一。變化者,樓、堂、館、齋、亭、榭、廊、軒等,各有其特征,可謂類型多樣,但論其形式,卻是統(tǒng)一的。例如蘇州留園,其中建筑類型幾乎應有盡有,但形式十分統(tǒng)一,都屬江南傳統(tǒng)建筑形式,素雅、秀美、空靈。這其實是建筑藝術之至要者。如今有的園林,其中有西方古典式建筑,中國古典式建筑,還有現(xiàn)代派建筑,這就不倫不類,有失園林整體的和諧。 999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園中設亭,關鍵在位置。如上所說,亭是園中“點睛”之物,所以多設在視線交接處。如蘇州網(wǎng)師園,從射鴨廊入園,隔池就是“月到風來亭”,形成構圖中心。又如拙政園水池中的“荷風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闊,在此形成視覺焦點,加上兩面有曲橋與之相接,形象自然顯要。當然此亭之形象,也受得起如此待遇;如果這座亭子形象難以入目,這就叫“煞風景”。又如滄浪亭,位于假山之上,形成全園之中心,使“滄浪亭”(園名)名副其實;拙政園中的繡綺亭,留園中的舒嘯亭,上海豫園中的望江亭等,都建于高顯處,其背景為天空,形象顯露,輪廓線完整,甚有可觀性。 榭,水邊建筑,人們在此倚欄賞景。“……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邊,或花畔,制亦隨態(tài)。”(《園冶》)榭,憑藉景而設,除了水邊,有的也設于花間。榭不但多設與水邊,而且多設于水之南岸,視線向北而觀景。如網(wǎng)師園中的“濯纓水閣”,怡園中的“藕香榭”等,都是朝北的。為什么?建筑在南,水面在北,所見之景是向陽的;若反之,則水面反射陽光,很刺眼,而且對面之景是背陽的,也不好看。另外,榭在臨水處多設欄,坐凳欄桿,又叫美人靠、吳王靠,相傳是吳越時吳王與美人西施游賞觀景之物,這也是文化了。后來這種美人靠欄桿多經(jīng)詩詞描述,更增其文化內涵。“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椅欄桿。”(馮延巳《虞美人》) 999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廊,“廊者,廡出一步也,宜曲宜長則勝……”(《園冶》)廊是建筑物的前面增加“一步”(古建筑的一個柱間),有柱,有的還設欄桿。廊之物質功能是使室內更不會受到風雨之侵,夏秋之交也不會受陽光之炎熱。但從建筑藝術來說,則是增加了空間層次。如蘇州留園的石林小院,院周設一圈廊,建筑與院子以廊作為過渡空間。另外,廊本身如一種似室內又似室外的“灰”空間,比較含蓄,所以園中好多建筑都設廊。 廊有好多類型,除了上面的形式外,還有單獨而設的廊,有的繞山,有的緣水,有的穿花叢草地。還有復廊,即中間為墻,墻的兩邊設廊,墻上開設漏窗,人行兩邊,通過漏窗可以看到隔墻之景,這就是園林之空間藝術了。蘇州怡園就以復廊著稱,此廊將園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上海豫園也有復廊,此處空間曲折多變,情趣無窮。拙政園之中部和西部景區(qū),也以復廊分開,而且廊的西側用“水廊”,即廊的地面似橋面,下部是水面,柱下設墩插入水中,廊水交融,和諧得體。此廊較長,做得既彎曲而又有些起伏,十分動人。說到長廊,江南園林之長廊當數(shù)無錫蠡園之長廊,但此廊重復太多,形態(tài)板滯,不足取,乃近代所建,已屬江南古典園林之余波了。 軒,多為高而敞的建筑,但體量不大。軒的形式類型也較多,有的做得奇特,也有的平淡無奇,如同寬的廊。在園林建筑中,軒這種形式也像亭一樣,是一種點綴性的建筑。但正因為如此,所以造園者在布局時要考慮到何處設軒,它既非主體,但又要有一定的視覺感染力,可以看作是“引景”之物。如網(wǎng)師園中的“竹外一枝軒”,可謂引人入勝,經(jīng)此處而通向“月到風來亭”;又作為“濯纓水閣”之對景。拙政園中的“與誰同坐軒”,是從中部園區(qū)經(jīng)“別有洞天”至西部園區(qū)的第一眼所見之建筑。這是一座扇形的建筑,形象生動、別致。留園中的“揖峰軒”,是石林小院中的一座主要建筑,體量不大,又有廊院及院中石林相伴,是一處園中之園,空間有分有合,隔中有透,貴在層次分明。 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園林建筑類型繁多,還有閣、舫、臺等,在此不再細說。但再次要強調的,一是要注意形式的變化與統(tǒng)一,二是要注意其位置,必須與山石池水及林木相配合,必須從空間環(huán)境出發(fā),至要,至要。(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
上一篇:古園林三要素及其表現(xiàn)形式 下一篇:怎樣更好地欣賞古典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