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的春夏秋冬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30 13:26 |
也許是農(nóng)業(yè)文明的緣故,中國文化里有一種對季節(jié)的敏感。蘇州園林也是如此,盡管風格紛呈、氣象萬千,從季節(jié)入手,也可以把它們分出個春夏秋冬。當然,這更多的是依賴于欣賞者的藝術感覺。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恰航”樓頭的明瓦,簡約素凈,這一塊地方,甚至比“聞木樨香軒”更具有秋意。木樨就是桂花。 二十年代有一篇著名的美文,叫《烏篷船》,其中寫到了“明瓦”: 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魚鱗,徑約一寸,頗有點透明,略似玻璃而堅韌耐用,這就稱為明瓦。 獨坐“綠陰水榭”,懷想這樣的文字,明瓦都是一樣的,秋天在頭頂高了。 移步換景,以小見大,明瓦的月色彌漫,氤氳著董其昌的法書“飽云”。 飽云,秋天的巧云,多少個童年的日子仰酸頸脖看著它的變幻啊。 留園的精華在于它的水面和水面四周的景觀,繞水一周,等于穿過了一年中的四個季節(jié)。從探春的“清風池館”出發(fā),走過“涵碧山房”,這里是欣賞荷花的好地方,所以又稱“荷花廳”。然后訪秋,順著長廊漸次升高——“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下上,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真州東園記》)”——這是歐陽修的句子。在陣陣清風里,沒有坐進“聞木樨香軒”,就聞到桂花的香氣了。如果中秋夜有幸坐在“聞木樨香軒”的話,大概會和白居易一樣,聽得到月宮里桂子輕輕滴落的聲音。 “聞木樨香軒”和“清風池館”遙遙相對,一個春天,一個秋天,時間沙沙而去,歷史沙沙而來,遙遙相對的“聞木樨香軒”和“清風池館”,一部春秋,誰來解讀?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蘇州園林是時間的藝術;蘇州園林是歷史的藝術。 從“聞木樨香軒”往高處望去,是用來賞雪的“可亭”,碰巧遇到銀桂飄落,也是可以以花代雪,也是可以陶庵夢憶:“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秋 滄浪亭沿河一帶的黃石,據(jù)說是宋朝造園藝術在蘇州唯一留下的雪泥鴻爪。是耶非耶,并不重要,細細體會,的確大有遺意:隔水相望,樸素坦率一如王禹偁、梅堯臣的詩作;近身相撫,方闊瘦硬恰似歐陽修、黃庭堅的書法。 在午后的陽光里,遠遠看來,黃石的色澤,更使滄浪亭這個古老的園林增添了獨一無二的秋天醇厚如酒的況味。 陳從周談到園林時這樣寫道: 中國園林,予謂有靜觀與動觀,大園以動觀為主,小園以靜觀為主,并相輔而行事,要之景隨人意,動靜適時,且與園之大小有關…… 蘇州園林,除了動靜適時相輔相成之外,還有身體和心靈在剎那間領悟到永恒的交流。或者說動靜適時相輔相成,就是為了獲得身體和心靈在剎那間領悟到永恒的交流。正因為有了這一層面,所以蘇州園林就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風景區(qū),它雖然是人工山水,但它的人文精神,使它具有了即使天開也不能達到的某種深度。 蘇州園林中,氣息最為高古的則非滄浪亭莫屬。北宋時的滄浪亭一帶,地勢高闊,草木郁茂,三面環(huán)水,仿佛大隱隱于市,雖在城里恍若郊外,慶歷年間,被罷官的詩人、書法家蘇舜欽舉家南遷,一見此地,即以四萬貫錢買下,他的朋友歐陽修聽說了,隨即寄贈了一首詩,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有點調(diào)侃。因為李白曾說“清風明月不須一錢買”。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把這兩個人的詩句放在一起就會看到,李白是個倜儻少年,衣食無憂,風流飄逸;而歐陽修已是位頗有世故的中年了,柴米油鹽,相視一笑。中國文化發(fā)展到宋代,秋天的況味漸深漸濃。 蘇州的園林,像雜色社會一般,有貧有富。富貴的是拙政園,而窮困的,則是滄浪亭了。我偏愛它后面的小院,塊石鋪地,了無雜草,仿佛平平仄仄的詩詞格律,還沒有被填上賦出字句。 順便說一下滄浪亭的兩個特色:一是蘇州園林都圍墻森森,而滄浪亭以水環(huán)園,可謂獨一無二;二是滄浪亭的山水之間是條復廊,唐代的皎然和尚曾說“詩有六至”——至險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麗而自然;至苦而無跡;至近而意遠;至放而不迂——滄浪亭里的這條復廊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冬 獅子林是個石園,在審美上接近冬天硬朗的風聲。傳說園中的每一塊太湖石都具獅子狀,其實獅子林的出處是佛陀說法威儀如獅子吼。它過去是個寺院。 坐在“聽雨樓”頭喝茶,簾卷樹聲——石榴仿佛木鐸,銀杏好像一只只翡翠的鈴鐺……想起昆劇《跪池》,也是獅子吼,只不過是“河東獅吼”,也就想起了這句成語的發(fā)明人蘇東坡,也就想起了蘇東坡的一首有關秋天的詩: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最是橙黃橘綠時。 春夏秋冬,春天的拙政園、夏天的留園、冬天的獅子林,或多或少都有秋天的色彩,而滄浪亭則是秋天的故事中畫龍點睛的一筆。蘇州園林的風格盡管紛呈,但總體是嫻靜的、幽靜的,寂靜 此文章共有2頁 1 2 (記者 佚名)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造園疊山手法 下一篇:庭園景觀小品的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