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藝術”與景園設計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3:28 |
60年代后期,當西方一些現代藝術家們感到窮途末路之時,開始擺脫畫布與顏料,走出藝術展覽館,在遠離城市的更廣闊的基地上尋找靈感,別開生面大膽創作并展示他們的作品。這就是首先從藝術界興起的與大地景觀相結合并被泛稱的“大地藝術”(Land art)。這些藝術家不僅用泥土,還用石頭、水和其它自然因素,改變并重新構造景觀空間。“大地藝術”不能算是一種藝術學派,因為它既沒有先導也沒有所謂的創始人,獻身此藝術的藝術家大多來自美國的“極少主義”者或者是與之平行的“概念藝術”流派。這些平行的流派之間相互貫通、相互影響,很難辨清他們之間的界限。產生于60年代末期的“極少主義”(miniminumist)的代表人物有莫里斯、卡爾和丹納德(Robert Morris,Carl Andne,Donald Judd),他們的創作目的是恢復基本的藝術形式、秩序與構造。其中許多藝術家如De Maria,Mechael Heizer和Smithon后來又轉向了“大地藝術”。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然而,Heizer的作品“Double Negative”自1970年展出之后,在評論界引起了爭議,有人認為這種“大地藝術”不但沒有改善自然環境,反而破壞了它。暫且不談藝術家們是否在生態問題上達成一致的見解,單從藝術角度講這個作品已不僅以土地(earth)為媒介,不僅占據了一定的空間,而且限定了內部體積:由兩個圍墻相互呼應,創造了其自身的空間。這種虛空使得作品與傳統的紀念性雕塑有了明顯的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地藝術”作品更接近于建筑。這種從雕塑到場所的轉變已將“藝術”融入到“景園建筑學”之中了。 抽象的藝術(Abstract Art) 從創作手法上看,“大地藝術”的作品多采用減法和幾何元素相組合,因此仍屬于現代“極少主義”雕塑的范疇,用簡潔的元素表現了深奧的思想。如設計者常用點、直線、圓、四角錐等最為簡潔的形式表達某種象征的含義。藝術家們選擇諸如廢棄的煤礦、采石場、沙漠等特殊的物理環境作為創作對象的道理,就在于以這些特殊而單一的環境為源可以為抽象設計的“大地藝術”提供靈感的源泉。這里不僅“雕塑”自身是抽象的,創作語匯也是抽象的。 Ian Hamilton Finlay和Jame Pierce的“大地藝術”雖然仍以追求新形式、新模型、新概念為特征,但比較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更接近景觀建筑,而且是探求基地文化特質的典型代表。他們從遠古時代的巨石構筑物和早期哥倫比亞文明中獲取靈感,并超越了歷史的局限性。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同是詩人的“大地藝術”家Finlay是“新柏拉圖”式的理想主義者,他與現代主義的觀點相反,認為被人類智慧侵擾的越少越是理想的自然環境。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是將非自然界的銘文置于自然環境基地中(圖2),這些語匯上的闡釋將人們帶回對“場所”時間性的思索。1967年他和妻子Susan著手在蘇格蘭設計了一系列的詩人花園名為“石路”(Stony path or Little Sparta),其中他參照了傳統的園林學、文學、政治和歷史。在后來的20多年中,他將荒野與池塘設計成包含各種刻碑的花園(圖3),試圖從中找回先人的智慧、力量和道德品質。 四維空間的藝術 大地藝術最吸引景園建筑師的是其強調過程的體驗。這種體驗不單是三維空間上的,還有第四維時間上的。正如Walter.De Maria在70年代初總結道:“藝術家用泥土創作的同時,還用時間來創作。”為了表現時間這種不可視的非物質空間,早期大地藝術作品往往強調“瞬間性”。“瞬間性”是對傳統的積淀性和博物館藝術的叛逆。許多作品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而消逝。有的只能維持幾個月、幾天,甚至幾個小時。1976年由克里斯托(Christo)設計的Running Fences,作為近現代景觀藝術最著名的作品,整個工程耗資三百萬美金,得到眾多公眾組織的支持,以致驚動加州最高級法院。18×68英尺的2050塊白色尼龍布懸掛在鋼柱之間,越過公路,穿過牧場,而后達到大西洋,全長綿延4.5英里,可以說是超越空間與時間的巨作。白色的欄柵沿山脈的地勢起伏,充分展示了基底的特性,并將空間擴展到無限。然而,此工程終在“浪費錢財”與“毫無意義”的指責之中結束。相比之下,在景園建筑中,特別是歐洲的藝術家如前面提及的芬利(Finlay)等設計師,則往往插入不連續的片段或具有象征意義的元素來 此文章共有2頁 1 2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造園四大要素---樹木花草 下一篇:植物與園林的季相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