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園林中的美學思想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30 13:31 |
999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形式美與意境美 由于對自然美的態(tài)度不同,反映在造園藝術(shù)上追求便各有側(cè)重。西方造園雖不乏詩意,但刻意追 求的卻是形式美;中國造園雖也重視形式,但傾心追求的卻是意境美。西方人認為自然美有缺 陷,為了克服這種缺陷而達到完美的境地,必須憑借某種理念去提升自然美,從而達到藝術(shù)美的 高度。也就是一種形式美。早在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從數(shù)的角度來探求和諧,并提出了 黃金率。羅馬時期的維特魯威在他的〈〈建筑十書〉〉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問題,提出"比例 是美的外貌,是組合細部時適度的關(guān)系"。文藝復(fù)興時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人還通過人體來論 證形式美的法則。而黑格爾則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為命題,對整齊一律、平衡對稱、符合規(guī) 律、和諧等形式美法則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則就有了相當?shù)钠毡樾浴K粌H支配著建 筑、繪畫、雕刻等視覺藝術(shù),甚至對音樂、詩歌等聽覺藝術(shù)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與建筑有密切 關(guān)系的園林更是奉之為金科玉律。西方園林那種軸線對稱、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幾何圖案構(gòu)圖, 強烈的韻律節(jié)奏感都明顯的體現(xiàn)出對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國造園則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屬于物質(zhì)形態(tài)的范疇。但其衡量的標準則要看能否借它來 觸發(fā)人的情思,從而具有詩情畫意般的環(huán)境氛圍即"意境"。這顯然不同于西方造園追求的形式 美,這種差異主要是因為中國造園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國沒有專門的造園家,自魏晉南北朝以 來,由于文人、畫家的介入使中國造園深受繪畫、詩詞和文學的影響。而詩和畫都十分注重于意 境的追求,致使中國造園從一開始就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國維說:"境非獨景物也,喜怒 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意境是要 靠"悟"才能獲取,而"悟"是一種心智活動,"景無情不發(fā),情無景不生"。因此造園的經(jīng)營要旨就 是追求意境。 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一個好的園林,無論是中國或西方的,都必然會令人賞心悅目,但由于側(cè)重不同,西方園林給我 們的感覺是悅目,而中國園林則意在賞心。 必然性/偶然性 西方造園遵循形式美的法則,刻意追求幾何圖案美,必然呈現(xiàn)出一種幾何制的關(guān)系,諸如軸線對 稱、均衡以及確定的幾何形狀,如直線、正方形、圓、三角形等的廣泛應(yīng)用。盡管組合變化可以 多種多樣前變?nèi)f化,仍有規(guī)律可循。西方造園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違反形式美的法 則,因此園內(nèi)的各組成要素都不能脫離整體,而必須一某種確定的形狀和大小鑲嵌在某個確定的 部位,于是便顯現(xiàn)出一種符合規(guī)律的必然性。 中國造園走的是自然山水遠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詩畫一樣的境界。如果說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 話,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靈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發(fā)掘。越是符合自然 天性的東西便越包含豐富的意蘊。因此中國的造園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變?nèi)f 化,整體和局部之間卻沒有嚴格的從屬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松散,以致沒有什么規(guī)律性。正所謂"造園無成 法"。甚至許多景觀卻有意識的藏而不露,"曲徑通幽處,禪房草木生","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峰會路轉(zhuǎn),有亭翼然",這都是極富詩意的境界。 999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中西相比,西方園林以精心設(shè)計的圖案構(gòu)成顯現(xiàn)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國園林中許多幽深曲折的景 觀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滿了偶然性。 明晰/含混 西方園林主從分明,重點突出,各部分關(guān)系明確、肯定,邊界和空間范圍一目了然,空間序列段 落分明,給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確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園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 法則顯示出一種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規(guī)律性的東西都會給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 長邏輯思維,對事物習慣于用分析的方法 此文章共有2頁 1 2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
上一篇: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花木銀行” 下一篇: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中國風景園林的審美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