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冠網蝽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3:41 |
【別名】擬梨冠網蝽。 【目科】半翅目,網蝽科。 苗木網,m.cqhuayin.com 【學名】Stephanitis typica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分布】四川、重慶、遼寧、廣東、廣西、江蘇、浙江、福建、臺灣等地區。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危害對象】杜鵑、馬醉木、羊躑躅等花木。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危害征狀】以成蟲、若蟲在葉背上吮吸汁液危害,并排泄糞便,從而使被害葉面形成白色斑點,同時,在葉背出現銹黃色污斑和蛻皮殼。受害植株樹勢衰弱,提早落葉,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和開花。 苗木網,999miaomu.com 【形態特征】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成蟲:雌成蟲體小而扁平.長3.63毫米,寬2.0毫米。頭部黑褐色,頭刺五牧,灰黃色。觸角4節,淺黃褐色。前胸背板發達,具網狀花紋,黃褐色,密布刻點,三角突則不具刻點,具網室,網室面積向后逐漸增人,至端部呈近方形。前翅寬而長,翅面布滿網狀花紋.兩翅中間相合時,可見一明品的“x”形紋。雄成蟲與雌成蟲大小基本一致,只是腹部不像雌蟲圓滿;雌蟲腹部旱紡錘形,而雄蟲是長卵形。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卵:乳白色,長約0.52毫米.寬約0.17毫米,呈香蕉形,頂端呈袋口狀,末端稍彎。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若蟲:老熟時體扁平,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前胸發達,翅芽明顯,體暗褐色;復眼發達、紅色、頭頂具有3根成等腰三角形排列的筍狀物。腹部第二、第四、第五和第七節背面各有一明顯刺狀物。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生規律】在廣州地區一年約發生10代;以成蟲和若蟲在寄主翹皮上、落葉中、土隙中越冬。初孵著蟲和剛脫皮的若蟲全體雪白;若蟲期群集危害,以集中葉背為主。約經20天左右羽化為成蟲,成蟲羽化后,一星期左右便開始產卵,產卵在葉背主脈兩側的組織中.卵期12~20滅孵化為若蟲。 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2)藥劑防治:可噴施40%氧化樂果乳油,或50%殺瞑松乳油各2000-3000倍液,或5%吡蟲啉乳油1000-2000倍液。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3)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例如大草蛉等。 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佚名)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杜鵑花有哪些常見蟲害?怎樣防治? 下一篇:百合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及綜合防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