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葉上病斑半圓形、圓形、橢圓形、梭形以至不規則形多種,大小不等,有的相互連合為大斑塊或自葉尖向下形成枯死紋。病斑褐色,或中部呈灰袍色或灰白色,有的病斑周圍具黃綠色暈圈。后期病斑上散生針頭大的小黑點(病菌分孢盤),終致病葉枯黃。 【病原及發病特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C.orchidearum Allesch=C.orchidearum Alleschf.cymbidii Allesch]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盤在病葉或遺落土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在廣州地區,越冬期并不明顯,初春溫度和溫度適宜時即可開始侵染,但以5月、6月梅雨季節或9月、10月秋雨多或臺風雨多的年份發病為盛。高濕悶熱尤其時晴時雨的天氣,或園圃通透不良,或肥水管理不善或置盆過密葉片交錯擦傷,或植株受凍害均可使發病加重。種與品種間抗性有差異墨蘭、建蘭中的鐵梗素較抗病,春蘭、蕙蘭、寒蘭、建蘭中的大頭素較易感病。 【防治方法】①冬春剪除病葉段(成“A”形),并收集病殘物燒毀,隨即地面、株上全面噴施0.5%~1%波爾多液1~2次。②定期噴藥保護新抽葉片[用藥除參照菊花炭疽病外,還可噴施1%波爾多液、75%百菌清+70%托布津(1:1)800倍液、80%炭疽福美600倍液,50%苯來特可濕粉800倍液,或試用20%三環唑800倍液]。③加強肥水管理,改善園圃通風透光狀況。(記者 不詳)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