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絹病主要侵害根頸部,主根和側根也能受害。受害植株的根皮腐爛,地上部分表現葉片褪綠甚至凋萎,提前落葉,植株生長不良。 癥狀 病害發生于靠近地面的根頸部。開始在根頸部的表面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上面形成白色的絹絲狀物,即為病原菌的菌絲體,隨后白色的菌絲層覆蓋整個根頸部。在高溫潮濕條件下,菌絲層可蔓延至病株周圍的地面。后期在病根及其附近的周圍地表裂縫處長出許多白色和棕褐色像油菜籽狀的小顆粒,即為病原菌的小菌核。 病原 Pellicularia rol fsii(Sacc.)West. ,屬于擔子菌亞門;無性時期學名為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屬于真菌中半知菌亞門的羅爾夫小核菌。病菌能形成菌核,生在寄主表面,初為白色,后由淺黃色漸變成棕褐色,表面光滑,球形或近球形,直徑0.8-2.3毫米,像油菜籽。菌核內部灰白色,結構緊密,細胞多角形,邊緣細胞較小,褐色,不規則形。 傳染途徑 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樹的根頸部,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菌絲體和菌核上長出新的菌絲體,從根頸處的傷口侵入,引起發病,以后病部又產生許多小菌核,通過雨水和灌溉水等媒介進行傳播。如樹干周圍長期堆積廄肥,會使根部長期處于高溫高濕環境,透氣性差,有利于病菌菌絲的生長發育和菌量的積累,發病就較嚴重。 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1、 植株周圍要保持干凈,不要堆積廄肥,因有機物質是病原菌的營養基質。適當多施鉀肥,對防止爛根和促進新根生長具有良好效果。 2、 發現植株生長衰弱時,應及時扒開周圍的土壤,檢查根部,若發現有菌絲和小菌核時,要用刀將病斑刮掉,把刮下的病組織收集起來燒毀或掩埋。用1%硫酸銅浴液消毒傷口,再涂波爾多漿保護,然后用新土覆蓋根部。或在發病地面和石灰消毒,部分地面的土壤還要深翻掩埋。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