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白絹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4:51 |
癥狀 白絹病又稱白絲病、菌核病。發病始自蘭株近地莖部,初呈黃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后變褐至黑褐色腐爛,并在根際土壤表面及莖基部蔓延,破壞莖部并感染幼葉和根部,葉鞘、根群產生白色菌絲;被害部位呈水漬狀,腐爛變軟,發黑,直至葉片枯萎,病菌擴散至假鱗莖,菌核由白色變為赤褐色至茶褐色壞死,嚴重時整株葉叢枯死。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病原及發病特點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以菌核在土中或肥中及未腐爛的殘體上越冬,在冬季溫度較高的地區菌絲也可在未腐爛的殘體上越冬,菌核翌年萌發,在土中蔓延,從蘭葉基部侵入為害。菌核對不良環境抵抗力強,在土中可存活數年,借流水、灌溉水、雨水濺射和施肥傳播。土壤偏酸,發病最嚴重,高溫多濕天氣易誘發病害。4至5月開始侵染,6至8月發病高峰期,病害發生迅速,導致被害蘭株爛枯死亡。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措施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改變養蘭的基質酸堿度,此病在基質偏酸(pH值小于5.3)時易發病。所以在基質中拌入1/10體積比的草木灰,或澆施0.3%石灰水將pH值調高,使之達到6.5左右,可減少白絲絹病的發生,效果明顯。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2.土壤消毒,基質土壤用0.2%五氯硝基苯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消毒,也可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劑800倍液噴灑根際和土壤,或用五氯硝基苯粉50克拌半干濕細沙土4至5公斤,撒在病株根莖處,可抑制病情蔓延傳播。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撒新鮮草木灰預防,南方5至6月多雨季節,土壤濕度較大,易在盆面發生白絹病,應迅速搬出蘭場“隔離”,并將基質扒開,將染有菌絲的基質取出,將病根剪除,噴施高猛酸鉀溶液1000倍液消毒,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噴施根系、傷口,并撒新鮮草木灰在蘭根周圍,然后覆上基質護根,2至3天后才澆水,如基質濕可推遲5至 7天后再澆,防治效果良好。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當病害發生時,用醫用氯霉素針劑2000倍水溶液,淋施病株,每日一次,連澆3次。一旦發病應剪去病葉,改善通風條件,將全株蘭浸于10%的硫酸銅溶液中消毒。對附近蘭株,也要全面噴施,淋濕基部、盆面,每日一噴,連施2次,可控制病情,防治效果良好。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5.新芽長出土面后,每周用0.05%氯霉素噴施一次,連噴2至3 次,如盆土干燥時,可用此藥澆施,以預防細菌感染。也可澆噴阿斯匹林1500倍液,可增強蘭株免疫力,阻止病菌侵入、擴散。 苗木網,999miaomu.com 6.新芽伸長期和展葉期,可選用醫用青霉素、鏈霉素、氯霉素或青霉素混合稀釋成2000倍液,淋灑病株,并全面噴藥,每3至4天一次,連噴2次,防治效果良好。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7.發病后噴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7至10天噴一次,連噴2至3次,防治效果良好。也可在陰雨或降雨前后噴藥防治,可采用50%速克靈粉劑500倍,或50%農利靈(乙烯菌核利)粉劑500倍液,殺毒礬500至600倍液,5%井崗霉素水劑300倍液,噴施株莖、葉片、盆面,防治效果顯著。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佚名)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富貴竹褐斑病 下一篇:紅掌火鶴出現病斑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