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冷季型草坪褐斑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5:21 |
草坪褐斑病又稱立枯絲核疫病,是草坪草上一種常見真菌病害。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分布最廣的草坪病害之一。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癥狀 1.單株受害:病葉及鞘上病斑多為不規則形,邊緣褐色。初期病斑內部青灰色水漬狀,邊緣紅褐色,后期病斑變為褐色,嚴重時整葉水漬狀腐爛。發病嚴重時病菌可侵入莖稈,病斑繞莖擴展造成莖及莖基部變褐腐爛或枯黃,病株分蘗枯死;在潮濕條件下,葉鞘和葉片病變部位生有稀疏的褐色菌絲;在連續幾天降雨后出現低溫不利于病害發展時,病鞘、頸基部有黑褐色菌核形成,易脫落。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草坪受害:出現大小不等的近圓形枯草圈,條件適宜時,病情發展迅速,枯草圈直徑可從幾厘米很快擴展到兩米左右。由于枯草圈中心的病株較邊緣病株恢復得快,枯草圈就呈現出了環狀或蛙眼狀,即中央綠色,邊緣枯黃色環帶。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菌 病原菌是立枯絲核菌,菌絲初無色,后漸變褐色,直徑1 2-14微米,菌絲分枝處略縊束,離此不遠處形成隔膜。菌核從菌絲生出,以菌絲與基質相連,褐色,表面粗糙,內外顏色一致。菌核大小不一,且可相連成殼狀。不形成無性孢子。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病規律 病原菌以菌核或菌絲體在植物殘體上度過不良的環境條件。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菌絲開始生長,侵染植株。該菌為土壤習居菌,主要通過土壤傳播。菌絲自寄主葉、葉鞘或根部傷口侵入,修剪過的草的頂端是絲菌核侵入的主要部位;該菌也可從氣孔侵入或直接穿透表皮進入葉片。病原菌寄生能力較弱,所以處于良好生長環境中的植株,只能造成輕微的侵染,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只有當植株生長在高溫環境條件下,抗病性下降時,才會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病害的發展。夏季高溫、多雨、潮濕的天氣,發病快且重。枯草層較厚的老草坪,菌源量大,發病重。低洼潮濕、排水不良、田間郁蔽、小氣候濕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長、組織柔嫩、凍害、灌水不當等因素都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措施 1.清除枯草層和病殘體,減少菌源量。枯草和修剪后的殘草要及時清除,保持草坪清潔衛生。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加強草坪的科學養護管理。均衡施肥,科學灌水;改善草坪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及時修剪,夏季剪草不宜過低。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藥劑防治:防治褐斑病最好的辦法是使用預防性殺菌劑。在發病初期,用20%的三唑酮乳油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等殺菌劑進行防治。一般在葉片保持干燥時噴藥效果好,噴藥次數主要根據藥劑殘效期長短而確定,一般7-10天一次,要盡可能混合施用或交替使用藥劑,以免產生抗藥性。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芍藥輪紋病 下一篇:君子蘭軟腐病的發生與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