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花香濃郁且經(jīng)久不散,是適宜庭園、室內陳設的芳香類花卉。但其極易受介殼蟲為害,介殼蟲在米蘭上繁殖很快,成蟲多為純白色,雌蟲在殼下產卵,孵化成幼蟲后,離開母體向植株各部位緩慢爬行,先行者占據(jù)葉腋處,后來者則棲身于葉柄、葉背、有時葉片正面也可能發(fā)生,幼蟲過多時可布滿整個枝干。幼蟲選好居住地便可以靜臥結殼,形成成蟲,并長期固定一處吸食汁液,如果防治不及時,枝干就如同附著一層白霜,久之受害枝干就會枯萎死亡。
如果是家庭養(yǎng)護或受害植株較少,可采用手工除殺,將其擠壓死,注意葉腋處的成蟲很容易被漏掉,所以需隔段時間再除殺,反復幾次才可根除。當發(fā)生嚴重,蟲量很大時,可噴施1000倍-1500倍的速撲介殺。由于成蟲外被介殼,不易被藥劑殺死,最好的方法是把莖干基部刻傷,然后用棉簽或毛筆醮500倍的速撲介殺在傷處涂抹,這樣藥液可依靠植株的內吸作用進入樹體,當介殼蟲吸食了帶毒的樹液后,很快就會全部死亡。也可用其它毒性較強的農藥配成濃度稍高的藥液涂抹,但千萬不能用原液,否則會使植株造成藥害。
牡丹吹綿介殼蟲防治
吹棉介殼蟲是牡丹主要害蟲之一。在栽植密度過大、枝葉相接的牡丹園或通風不良的家庭盆栽牡丹上容易發(fā)生。嚴重時不僅可使牡丹花朵開的量少花小,而且還會造成牡丹葉片脫落甚至全株死亡。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該蟲屬同翅目、介總科、珍介屬。雌蟲蟲體長5毫米-7毫米,橢圓形,橘紅色,背面隆起,多皺紋,有白色蠟質分泌物。腹部平坦,有白色蠟質卵袋。多固著于枝條或葉片上吸食牡丹樹液。以受精的雌蟲越冬。當牡丹落葉后,可見枝干上有白色斑塊狀蟲體分布全株。
冬季是防治牡丹吹綿介殼蟲的好時機。可用竹刀將枝干上所有的蟲體刮去燒掉,并用波美3度-5度石灰硫磺合劑或速樸滅藥1000倍液涂抹枝干,以毒殺越冬的雌蟲和蟲卵。冬季防治后如仍有殘留的蟲體未被殺死,可于第二年3月-4月份幼蟲初孵期噴布50%的氧化樂果或馬拉硫磷1000倍藥液,連續(xù)噴灑2次-3次,即可較為徹底地殺滅此種害蟲。
以后每年春夏之交要不斷觀察牡丹葉背面及枝條上有無此蟲的再度發(fā)生,以便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記者 不詳)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