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知道康乃馨是母愛的象征。康乃馨花色艷麗,香氣較濃,花期也很長,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母親節的首選花卉。其實,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征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花”,它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說到萱草我們并不陌生,它就是我們平常俗稱的黃花菜。萱草在春日時節蓬勃叢生,葉狹長,碧綠欲滴,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桔紅或桔黃色的花,花瓣肥厚,香味濃郁,高雅秀麗。萱草有一特性,花期持續數十日,但每花僅開一日,難怪又被稱為“一日百合”。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將萱草作為慰藉母親的花卉。《詩經疏義》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也叫“萱堂”,是古代士大夫家主婦居住之處,后來常用它來代表母親。不少游子遠行前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母親在春暖花開時節看到萱草盛開,以減輕對遠方游子的思念,忘卻憂傷。 歷代文人常以萱草為詠吟的題材。寫過《游子吟》的唐代詩人孟郊有一首《游子詩》:“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元代詩人王冕的“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唐代詩人牟融的“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都說明了萱草的意義。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說: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萱草花開,正值“人間四月芳菲盡”時。這樣美好的花,給人們送來縷縷清香,真比沁人心脾的美酒還要令人陶醉。讓我們共同真誠地說一句:感恩母親!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