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圣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瑯邪臨沂,西晉末年隨晉室南遷,永和元年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后,就定居會稽。紹興是王羲之第二故鄉。 王羲之十分重視書法理論,父親王曠從小就悉心指導他鉆研《筆論》,他善于將筆論中的理論體味于自己的書法實踐中。而且轉益多師,精研諸體。更重要的是他還創造了流暢的行體。 王羲之創造行書、草書受他的愛好有很大關系。王羲之一愛蘭、二愛鵝。愛鵝的故事其來由是他曾給一位山陰道士書寫了《黃庭經》而“籠鵝而歸”,而又拓了“鵝”字而家喻戶曉。而更有情趣的愛蘭卻流傳被人疏忽。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約友修禊,選擇了蘭亭為修禊之所,除“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外,此地還盛開幽蘭,馨香撲鼻。同去的名士們因此而留下了“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微音選泳,馥為若蘭”、“仰泳挹遺芳,怡神味重淵”等詠蘭名句。 王羲之在精研書法體勢時,得益于養鵝,更得益于愛蘭。曲頸高歌,紅掌撥水的鵝,給王羲之帶來啟示,從此伸臂運筆,更揮灑自如。而那迎風飄拂、婀娜多姿的蘭葉,更啟發了他創飄逸流暢、妍美遒媚的書法新體。蘭葉清翠欲滴、素靜整潔、疏密相宜、流暢飄逸。王羲之將蘭葉的各種姿態運用到書法中,使他的書法結構、筆法、章法的技巧達到精熟的高度。他的書法蘭畫映素,氣脈貫通,字體秀美,錯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勢、因勢利導,達到了神韻生動、隨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王羲之愛蘭的故事,歷史上傳誦較廣。我國元代一件稀世名磁青花四愛圖梅瓶,有“王羲之愛蘭”、“周茂叔愛蓮”、“孟浩然愛梅”、“林和靖愛鶴”四幅圖,可見,王羲之愛蘭影響之深遠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