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艷牡丹入“詩”來 |
當前位置: 999苗木網 > 花卉大全 > |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兩宋之交的詩人陳與義的牡丹詩,抒發了他的思鄉之情,充滿了愛國主義思想:“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李商隱一首牡丹詩是寫“醉花陰”的情景,十分生動、形象:“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牡丹詩的藝術成就也是很高的。請看白居易的新樂府詩《牡丹芳》的一段描寫:“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輕盈冷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映葉多情隱羞面,臥叢無力含醉妝。”詩人用對比和形象描寫的手法,寫出了牡丹花的瑰麗輕盈,搖曳多姿。 陸游還以蜜蜂、蝴蝶繁忙戀花的情景,來襯托牡丹的花色不凡,“吾國名花天下知,園林盡日敞朱扉。蝶穿密葉常相失,蜂戀繁香不記歸”(《牡丹》)。 有的牡丹詩中,把牡丹花比作嫦娥、婺女、西施、洛神等傳說中的神女和美人。明人李贄的牡丹詩寫道:“憶昔長安看花時,牡丹獨有醉西施。省中一樹花無數,共計二百單八枝。”生動形象、比喻貼切。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唐代徐凝的一首七絕《牡丹》,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妖萬態破朝霞。” 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