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飲菊花茶 可延年益壽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花卉大全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1 18:05 |
菊花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爾雅》。《禮記.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的記載。《埤雅》一書也說:"菊本作鞠,從窮也,花事至此而窮盡也。"詩人屈原在《離騷》篇中寫下了"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九歌》中寫下了"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的名句表明了潔身自好、永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漢代,已有家栽菊花,晉代把菊花廣置于庭院中,南北朝時菊花開始入藥了。唐代菊花已培育出黃、紫、白三色,并傳播到國外。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菊花的品種也很多,根據自然花期,分為早菊、中菊,晚菊,根據菊花花徑的大小,可分為大菊、中菊、小菊和滿天星菊,以花瓣的類型,可分為單瓣、重瓣、匙瓣、管瓣和奇瓣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菊花有詳細的記載;"菊之品九百種,宿根自生,莖葉花色,品品不同,宋人劉蒙泉、范至能、史正志皆有《菊譜》亦不能盡收也。其莖有株蔓、紫赤、青綠之殊,其葉有大小、厚薄、尖禿之異,其花有千葉、單葉、有心、無心、有子、無子、黃、白、紅、紫、間色、淺,大小之別,其味有甘、苦、辛之瓣。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日用本草》也有;"花大而香者為甘菊,花小而黃者為黃菊,花小而氣惡者為野菊。" 中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并將流傳久遠。蘇東坡《趙昌寒菊》中提到:"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贊美菊花的清奇多彩及其高潔的品性。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特別愛菊,在他的詩文中,經常可以看到詠菊的佳句,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菊有佳色"(《飲酒詩二十首》)、"今生幾叢菊"(《問來使》)、"菊解制頹齡"(《九日閑居》)自陶淵明贊菊之后,菊花就被人們視為"花中隱士"。宋代周敦頤《愛蓮說》有"菊,花之隱逸者也"的說法。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后更無花。"僧齊已贊它"無艷無妖別有香",聲明自己"栽多不為待重陽","卻是真心愛澹黃"。唐代白居易《賦白菊》中提到:"滿園菊花郁金黃,中有孤叢色如霜。"唐.太宗在《賦得殘菊》中寫道:"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東坡還有一句"菊殘猶有傲霜枝",既贊菊花的品格亦隱喻自己的情操。宋代李清照的名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當中的"黃花"便是指菊。菊花可食用。 《本草神農經》說:"菊服之輕身耐勞"。清朝德齡公主所著《御香縹緲錄》中有一段記載:慈禧愛吃白菊花。作法是,先將花瓣在礬水中浸泡1分多鐘,后放入清溫水洗凈,裝在籃子里瀝凈水,煮食時,在小鍋中放入原汁雞湯,后投入薄薄的魚肉片、雞肉片,再投入菊花,煮5-6分鐘揭開,加入佐料,即可食用。《本草綱目》記載:"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高濂于晚明萬歷十九年(1591)初刊《雅尚齋遵生八箋》一書,為總結中國歷代以來日常生活體驗的集大成著作,其中談到:"菊花苗,用甘菊新長嫩頭,叢生葉摘來洗凈,細切,入鹽,用米煮粥,食之,清目寧心。"《救荒本草》,明太祖朱元璋之第五子朱橚所撰,成書于永樂4年(西元1406年),其中提到:"菊花花葉皆可食。救饑,取莖紫氣香味甘者,采葉炸食或作羹皆可。青莖而大氣味作蒿者不堪食,名苦意,其花亦可炸食或炒菜食。"取糯米300克,加清水適量,菊花8-10朵,熬煮成粥,食之甜味適中,色澤頗佳。 苗木網,m.cqhuayin.com 漢朝的《西京雜記》中記載:"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9月9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古代的皇帝,稱菊花酒為"長壽酒"。菊花酒的做法是:用甘菊花2000克,枸杞500克,當歸500克,生地黃1000克,加水適量煎汁,用紗布過濾后待用。用糯米3000克,洗凈,加清水適量煎至半熟瀝干,與菊花汁混勻蒸熟,拌入適量酒曲,裝入瓦壇中,包好發酵,直發到有甜味時即成。常飲菊花酒,有養肝、明目、健腦、抗衰老等功效。朝鮮的《東醫寶鑒》把由我國傳入的菊花酒列入重要的"養性延年藥餌"。宋代詩人陸游,有一次病倒了,他就飲用菊花酒,結果酒到病除,于是寫詩贊道:"菊得霜乃榮,惟與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卻童子服。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清代沈顧龍所撰《食物本草會篡》中記載道:"菊花酒,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用甘菊花煎汁,同面、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亦佳。" 菊花可以泡茶。常飲菊花茶,可延年益壽。東晉葛洪著的《抱樸子》中載:"南陽酈縣山中有甘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菊花,谷中居民,悉食甘谷水,無不長壽。" 清.陳士鐸在其所著《本草新編》中提到:"近人多種菊而不知滋補方,間有用之者,又只取作茶茗之需以為明目也。然而,甘菊花不但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陽明之胃火。蓋陽明內熱,必宜陰寒之藥以瀉之,如石膏、知母之類。然石膏過于太峻,未免太寒,以損胃氣。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兩,同元參、麥冬共濟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傷胃中之氣也。"這里明確指出菊花是明目、退胃火的一味良藥。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菊花"治清風頭眩,解酒毒療腫。"菊花性味辛、甘、平,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本草新編》中提到:"止頭痛暈眩,收眼淚翳膜,明目有神,黑須鬢頗驗,亦散濕去癉,除煩解燥。但氣味輕清,功亦甚緩,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責以近功。惟目痛驟用之,成功甚速,余則俱迂緩始能取效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推薦閱讀: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玫瑰蜜炙羊心治療失眠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插花常用工具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插花工具--花盆托架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水晶花泥及使用 苗木網,999miaomu.com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芍藥 為女人一生護航 下一篇:專家解答:石榴汁勝過偉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