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花的形態特征 |
當前位置: 999苗木網 > 花卉大全 > |
臘梅,別名甚多,只因花色鵝黃,又叫“黃梅”。“臘梅” 一名源自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及黃庭堅,其花宛如蠟制,蘇東坡詩: “蜜蜂采花為黃蠟,黃蠟為花亦此物。”黃庭堅也有詩:“聞君寺 后野花發,香蜜染成宮樣黃。”清初《花鏡》載:“臘梅俗稱臘 梅,一名花梅,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 蠟,且臘月開放,故有此名。”唐代詩人李商隱詩說:“知訪寒梅 過野塘”,稱臘梅為“寒梅",《姚氏殘語》又稱它為“寒客”, 其花幵春前,為百花之先,又呼“早梅”,先幵花后長葉子.花 開之時枝干枯瘦,又名“干枝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 臘梅,踏雪而至,稱之“雪梅”,能在雪中開花,又得名“雪里 花”,花入冬就開放,伴隨冬季的步子,漸漸綻放,一生伴著冬 天,又稱“冬梅”,開放的姿態挺有趣,開時不全張開,張口向 下,恰似金鐘吊掛,又稱為“金鐘梅”,臘梅性耐寒,花開持久, 又有“久客”的美譽。為臘梅科臘梅屬落葉灌木,或半常綠灌木。 臘梅花是江蘇省鎮江,安徽省淮北和河南省鄢陵等市的市花。 臘梅原產于中國中部秦嶺、大巴山等地區,以陜西及湖北為分 布中心,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名責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 1000余年前,中國巳栽培臘梅用于觀賞。宋代巳普遍栽培,并作為 插花相贈。明、清發展更盛,巳作為貢品獻給皇帝。據趙無榜《中 國臘梅》一書所載:臘梅有4個品種群,〗2個品種型,165個品種, 栽培遍及華中、華東及四川等地。江南各地更是臘梅栽培歷史悠久 的地區,蘇州的虎丘、怡園,上海的松江、奉賢和嘉定都有發現 明、清兩朝的古臘梅樹。鄢陵、襄陽和荊州曾盛產臘梅,有“鄢陵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臘梅冠天下"之說。湖北神農架原始森林山區、浙江淳安的山林里、湖南石門縣境內的河 道兩岸等地均發現過野生臘梅群落!995年湖南省石門縣渡山水峽峪河兩岸的坡上,又發 現了罕見的野生臘梅群,面積達2000多公頃。約〗30多萬株。宜昌西陵峽南岸的車溪風景 區的臘梅峽里,也生長著第四紀冰川后遺存的3000多畝野生臘梅。1 987年,在鄂西北山 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野生臘梅自然保護區,區內有臘梅50余萬株。彳6世紀初,中國臘梅 傳入朝鮮,后轉到日本。又經一個半世紀才由曰本輸入歐洲。臘梅花圖片 臘梅性窖陽光,適應性強,耐寒,又耐旱,零下丨5攝氏度能露地安全越冬,有“旱 不死的臘梅”之說,但忌水濕,怕風,宜種在向陽避風處。窖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 性或微酸性的沙質壌土。發枝力強,極耐修剪。繁殖用播種、分株、嫁接等方法。臘梅 依花心顏色不同.分為素心和葷心兩類。常見的變種有素心臘梅、馨口臘梅、狗蠅臘梅、 小花臘梅等。《群芳譜》說:“臘梅馨口為上.荷花次之,九英最下,寒月庭除,亦不可 無。”九英梅為播種成苗的臘梅品種,花小香亦淡。 臘梅與梅花均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花,兩花雖均冠以“梅”,卻是完全不同家族。梅 花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臘梅則是臘梅科落葉灌木。李時珍《本草綱目》早記載:“此物 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以此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寒冬臘月,朔風凜冽,花木凋零,而臘梅卻傲霜斗雪,枝干挺拔傲立,一副鐵干鋼 骨形態。它虬枝曲折,迎風搖曳,俏麗端莊,形態俊逸,顯得燦爛明亮,健康向上,具有 傲視逆境的風骨。它那一簇簇迎霜傲雪的密蕊黃瓣,頂寒綻放,“金蓓鎖春寒,一花香千 里。”無數花朵如金雕蠟鑄般,剔透晶瑩,有如鑲嵌于疏散枯瘦枝條下的玉雕珍品,真是 “底處嬌黃蠟樣梅,幽香解向北寒來”。在嚴冬中,給人們送來春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