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美好傳說和典故 |
當前位置: 999苗木網 > 花卉大全 > |
關于桂花的美好傳說和典故,表達了人們對桂花的窖愛。據說戰國時期,燕、趙兩 國為表示友好,相互贈送桂花。從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已被作為名貴的花卉與貢 品,出現了月宮中嫦娥捧出桂花酒宴請嘉賓的傳說。最廣為流傳的是吳剛砍桂花樹的故 事,說的是月亮上有座廣寒宮,住著嫦娥仙子。廣寒宮中有一裸桂花樹,高500丈,“月 中有丹桂,自古發天香”,指的就是這裸桂花樹。如不砍它,月宮就容納不下了。玉帝派 犯了天規的吳剛去砍,總是“樹刨隨合”。千百年過去了,吳剛每天伐樹,桂樹卻依然如 舊,生機勃勃,只有到中秋時節,當桂花盛開,馨香四溢時,吳剛才能在樹下稍事休息, 與人間共度佳節。毛澤東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一詞中,“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 捧出桂花酒”之句,用的就是這個神話故事的典故。近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于1958年賦詩 《桂花》就以浪漫情懷將桂花與中國登月工程、吳剛伐桂花樹、月宮中的嫦娥聯系在一 起:“我們巳登記,參加星際通航。飛到月球里去,訪問老人吳剛。替他釀出的桂花酒添 點原料,請嫦娥大姐跳起羽衣霓裳舞。嫦娥大姐早就有回國的愿望,請她帶著玉兔一同回 到故鄉。吳剛老人血壓恐怕高了一些,能否回來,要請大夫做出主張。”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山川俊秀的桂林,是因為那里的人們對桂花格外傾心,廣植桂花樹成林而得名。如 今桂花被定為桂林市的市花,20萬株桂樹遍植漓江兩岸。桂花盛開時,花燦若金,嬌艷 清麗,桂香滿城。桂林人在黑山植物園建成桂花博覽園,體現了桂林作為桂花原產地的 風貌。 蜚聲中外的“桂花之鄉”湖北咸寧市,年產桂花幾十萬斤,素有“桂花甲天下”之 譽。花開時節,成片桂樹林吐蕊飄香,正如唐代李嶠在《桂》一詩中所贊道:“未植蟾宮 里,寧移玉殿幽。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俠客條為馬,仙人玉作舟。愿君期道術,攀 折可淹留。”仲秋八月,游人到此,不僅陶醉在桂香園中,還可品嘗當地的桂花茶、桂花 蜜酒和桂花晶等著名特產。 杭州的桂花久負盛名,名揚海內外。宋代大詞人柳永贊嘆杭州西湖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之句。每當金秋,桂花清香襲人,游客絡繹不絕。有詩贊道:“西湖八月是清 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滿萬山林。” 歷代詩人留下許多贊美桂花文采華美、意境清幽的美麗詩詞歌賦。屈原《遠游》中 的名句:“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是對桂樹最早的贊美。宋代范云詩:“南中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桎花 有八樹,繁花無四時。不識風霜若,安知零落期。”毛滂的《桂花歌》:“玉階桂影秋綽 約,天空為卷浮云幕。嬋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蒼苔忽生霜月裔,仙芬 凄冷其珠萼。”宋代楊萬里的《巖桂》詩:“月滿團圓花枝頭,瓊樹清幽香滿天。塵世何 曾識桂林,花仙夜入廣寒深,移將天上眾香國,寄在梢頭一粟金。” “雪花四出翦鵝黃, 金粟千麩糝露囊,看去看來能幾大,如何著得幾多香。”宋代朱熹《詠巖桂》:“亭亭巖 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凈想,云影護仙女。誰識王孫意, 空吟招隱章。”還寫過“露浥黃金蕊,風生碧玉枝。千株向搖落,此樹獨華滋。木末難 同調,蘺邊不并時。攀緣香滿袖,嘆息共心期。”詩人高度贊美桂樹,希望自己具有它的 崇高品性。宋代李清照《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 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 當年不見收。”另一首《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 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詩 人以桂花自喻,表現清高的性格和冠壓群芳的品質。宋代郭鯤溟的詩:“西嶺千年桂,陰 森入翠微,玉枝云外綠,金粟雨中肥,影落浮杯酒,香飄襲客人,當年和露折,曾向廣寒 歸。”這些詩文無不浸透了歷代文人對桂花的愛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