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栽培技術要點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1 14:34 |
1.采種: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出土后不必遮蔭,幼苗具數片真葉時開始間苗,苗高10厘米左右定苗,每米長留苗10-12株。7-9月為苗木生長旺盛期,注意追肥及抗旱。一年生苗木高約30-50(80)厘米,可出圃造林。幼苗越冬時要設風障或在苗行中填塞碎草以防寒。苗木主根粗壯長而側根稀少,起苗時防止根部撕裂,栽植時可截干或適當剪去枝葉,以提高成活率。為了促使側根形成,可在幼苗形成2-5片真葉時,用銳利鏟斜切深5-6厘米,截后充分灌水。也可用幼苗出圃造林,即催芽春播后,梅雨季節用高約7-12厘米,具5-6枚真葉,根長8-15厘米,并已形成側根的幼苗直接造林,趁陰雨或雨前栽植,造林效果有時比一年生苗好。 為了加速幼苗生長,播種整地前應施基肥(品種不限),苗木出土后及時追肥和間苗,一般每米開一播種溝,苗株十株為宜,其它管理同農作物,次年春季根據植樹要求,確定株行距移植培育。 3.幼苗: 留土萌發。子葉2,半球形,淡黃色,黑色種皮常宿存于子葉外部。胚芽伸出土面,幼莖由綠色漸變為紫褐色,具初生不育葉4-6,互生,線形,長1.2-3毫米,白色,或最上1片,微呈葉片狀,綠色。莖長6-7厘米以上生發育葉長卵形,長2.5-3.8厘米,寬1.2-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羽狀脈,近基部兩側脈特別明顯,薄革質,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色較淡,具白粉。葉脈長5-6毫米,紫色。下胚軸極短,不明顯。主根發達,有4條側根于主根基部輪生,水平展開,褐色。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4.移植造林: 南方地方地區多用裸根苗穴植種,苗木處理上有剪葉,不剪葉截干三種,為了保證成活,通常應該選去葉子,以減低蒸騰量,栽植時期在沒有特別嚴重霜凍的地區。從一月開始,至新梢萌發都可移植,在蘇南地區都用大苗帶土栽植成活率較高,此法適用于零星栽植。 5.用途: 樟樹木材紋理細致,柔韌致密,光滑美觀,硬度中等,容易加工,含揮發油和特殊芳香、耐濕、抗腐、祛蟲、變形小、保存期長,為貴重的家具、建筑、箱柜、雕刻、造船良材。根、枝、葉、木材均可提取樟腦、樟油,樟腦、樟油為近代醫藥、冶金、化工、香料、食品工業及軍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種子可榨油,供制皂用,樟腦和樟油還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樟樹生長迅速,壽命長,樹冠開展,主干碩壯,抗風力強,病蟲為害較少,萌芽力強,葉色濃綠光澤,不怕煙塵,是我國南方珍貴用材和特用經濟樹種,也是護林防火、水土保持、城市綠化的重要樹種,在“四旁”地栽植香樟樹,可以美化、凈化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栽種香樟若結合生物防火帶建設進行,還可做為防火林帶,節省防火林帶的投資。 6.香樟的經濟效益 香樟最明顯最直接的經濟效益,是香樟經蒸餾所得油分中,含有40%以上芳樟醇,即芳樟葉醇(一種調配各種花香型香精的重要原料),解放前依賴國外進口,自55年開始,經上海立新香料廠單離提純后,不僅國內能自給,而且內銷轉出口,三十多年來暢銷國際市場,已成為我國傳統出口商品之一,對支援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增加農村收入,起了一定的作用。香樟油的生產簡單容易,在農村家庭均可開辦小型香料廠。 苗木網,999miaomu.com 芳樟葉醇是由香樟樹葉經蒸餾提煉而成的純天然香料,以其芳香、含醇度高、油質清純廣泛使用于輕工業、藥品、食品、日用化妝品等工業生產,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在穩定中攀升,目前市場價格已達每公斤70元,且仍在上漲趨勢中,大量發展葉用香樟基地,提煉加工芳樟葉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發展香樟基地,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種植后第二年即可部分采收,每畝產葉3000-5000斤,每百斤鮮葉可提取芳樟葉醇0.3-0.5公斤,可提煉芳樟葉醇9-15公斤,全面采收投資期年畝產值可達千元。另外,香樟全身是寶,根、莖、葉、枝均可提煉芳樟醇,原木是雕刻工藝品和制作家具的優質材料,每立方米樟原木售價1000多元。據測算,每畝基地立木積蓄量年可積累資金200元以上,開發香樟基地到項目投產,可以解決一大批農村閑散勞力的出路,為增加鄉村財政和農民收入將起到很大促進作用。所以,開發香樟基地,栽種香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項目,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酒瓶海棠的水培技術 下一篇:夏季馬蹄蓮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