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源
為鳶尾科唐菖蒲屬植物唐菖蒲(Gladiotushuhridushort)。別名菖蘭、劍蘭、什樣錦、十三太保。以球莖入藥。原種來自南非好望角與地中海沿岸,經多次種間雜交而成。栽培品種廣布世界各地。
二、植物特征
唐菖蒲屬多年生草本。莖基部扁圓形球莖,株高90-150cm,莖粗壯直立,無分枝或少有分枝,葉硬質劍形,7-8片葉嵌疊狀排列。葉長30-40cm,寬4-5cm有多數顯著平行脈。花莖高出葉上,穗狀花序著花12-24朵排成二列,側向一邊,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稍向上彎,花徑12-16cm,花色有紅、黃、白、紫、藍等深淺不同或具復色品種,花期夏秋、蒴果3室,背裂,內含種子15-70粒。種子深褐色扁平有翅。
三、生態特性
唐菖蒲為喜光性長日照植物,忌寒凍,夏季喜涼爽氣候,不耐過度炎熱,球莖在4-5℃條件下即萌動,20-25℃生長最好。性喜肥沃深厚的砂質土壤,要求排水良好,不宜在黏重土壤,易有水澇處栽種。在東北、華北地區夏季生長均較廣州、上海為好。在上海冬季可在露地安全過冬,北方則需挖出球莖放于室內越冬。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