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科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二) |
當(dāng)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31 20:31 |
單干類大苗移植技 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栽植 苗木最好當(dāng)天挖當(dāng)天種,時間過長苗木水分蒸發(fā)大,易因失水影響成活。若當(dāng)天不能種完,應(yīng)用陰網(wǎng)蓋好并每天在葉面上噴少量水,做好遮陰及保濕。 1.回土 苗木定好位置,即回土。回土到土球的一半高時先將松土壓實。回土完畢,土墩做成周圍稍高中間稍低的“儲水盆”,以利淋水保濕。 2.淋水 回土后馬上淋足定根水,淋水前先用竹桿等插實土球周圍的松土,直至松土不再下沉。 3.固定 支撐物有多種,用三根竹桿搭成三角狀支撐是最經(jīng)濟實用的一種。綁扎高度在樹干的2/3處。 植后管理 l.保濕 每天噴淋葉片及樹干包扎物2次,雨天除外,以噴濕葉片及樹干包扎物為度。根部不淋水,因會有多余的水往下流,積水造成爛根。樹頭周圍覆蓋稻草防曬,防止土壤溫差變化過大造成土壤板結(jié),以及保持土球周圍的土壤疏松,濕潤通氣,利于新根萌生。 2.防風(fēng) 因移植的單干棕櫚植物大苗一般較高,且移植后常受雷雨大風(fēng)的影響,故植后要定期檢查支撐物是否松脫,特別是大風(fēng)過后若發(fā)現(xiàn)樹干傾斜要及時扶正綁扎。 3.追肥 植后約一個月可用尿素水作根外追肥,噴施,追肥時間半個月左右一次。待長出第一片新葉且老熟后,用充分腐熟的花生麩進行挖穴施肥。挖穴位置在土球邊緣以外開環(huán)形溝,開溝寬度及深度各為30厘米,肥料與回填土要混合均勻。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4.病蟲害防治 新移植的單干棕櫚科大苗由于樹勢相對較弱,極易受病蟲的危害,尤其是嫩葉及心葉。殺蟲可用5%甲胺磷加5%氧化樂果施殺。目前,外來人侵的害蟲“椰心葉甲”對棕櫚科植物的危害相當(dāng)嚴(yán)重,成蟲、幼蟲集中于尚未展開的心葉疊間啃食葉肉,導(dǎo)致新抽出葉片部分或全部葉片枯死,受害植株生長緩慢,甚至枯死。防治方法有以下幾種:①81%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②氯氰菊酯500倍液;③使用“椰甲清”,均能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根據(jù)實際操作,筆者認(rèn)為最簡單方便而長效的方法是在栽植時結(jié)合綁扎用“椰甲清”掛包在心葉上防治。 單干棕櫚科大苗植后一個月左右可根據(jù)其葉片是否保持青綠大體確定其是否成活,但要真正確定其成活,一般要等一個生長季節(jié)后,以其是否已發(fā)出新梢、新根為標(biāo)準(zhǔn)。筆者采用上述移栽技巧施工后,移栽成活率由原來的75%提高到90%以上,且上述技巧操作性強,有必要推廣應(yīng)用。
①:苗圃內(nèi)的狐尾椰子容器苗。
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②:剛剛定植的中東海棗大規(guī)格苗。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③:容器中培育的棕櫚科植物小苗。
999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④:成都金林半島使用棕櫚科植物營造的景觀。 廣東棕櫚園林 供圖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
上一篇:紫薇品種介紹與栽培技術(shù) 下一篇:月季黑斑病的主要癥狀和防治方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