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甘藍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1 17:18 |
抱子甘藍(BrassicaoleraceaL.var.gemmiferaZenk.),別名芽甘藍、子持甘藍。S屬十字花科蕓薹性甘藍種中腋芽能形成小芽球的變種。頂芽與側芽均很發達,頂芽開展生長不斷抽生新葉,形成同化葉,腋芽則膨大發育成小芽球,每一個葉腋均能結一個小芽球,芽球是抱子甘藍的食用部位。小芽球緊實,呈球形,直徑2~5cm,葉質柔嫩,纖維少,甜味濃,品質優良。可清炒、涼拌或加工制罐,是歐美國家的重要蔬菜之一。福建省栽培和食用的時間短,隨著品種和栽培技術的改進,抱子甘藍在我省是易于發展推廣的,現將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抱子甘藍小芽球的形成需要冷涼的氣候、充足的光照、較短的日照和充足的肥水等條件。生長期間,根據氣候情況適當澆水,既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對于植株基部結球不良的芽球和病葉應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也有利于通風透光;芽球生長在葉腋間,其發育膨大會受到葉柄的壓迫,使芽球形成不正,影響外觀,尤其矮生種,節間短,影響更大,所以在芽球膨大后要剪去老葉,自下而上分幾次進行上部的葉片不能去掉;當植株長到一定程度時抽心,以集中養分,加速芽球膨大。 5病蟲害防治 抱子甘藍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霜霉病、黑腐病。立枯病發生于苗期,植株染病后,數天內即見萎蔫、干枯,以至殘廢。該病菌萌發需98%以上的相對濕度,因而苗期不能積水。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后用75%百菌清噴灑;霜霉病一般陰雨天氣,通風不良,連作地易發病,應做好田間管理,發病后用25%甲霜靈噴霧;黑腐病為幼菌性病害,發病初期應及時拔除病株,并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或60%琥·乙膦鋁防治。要輪流用藥,隔10天一次,連續2~3次。 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要及時檢查,及時防治,可用快靈、一遍凈噴灑。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6采收 當小芽球抱合達到相當堅實時即可采收。采收時用小刀從芽球基部橫切,去掉芽球外葉露出淡黃色芽球時即可上市。抱子甘藍采收期長達2~3個月,每株可采收芽球40個以上,667m2產800~1000kg。早熟種采收要自上而下順次而進行,及時采收,促進植株生長;晚熟種可以上下一起采收。(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玻璃翠栽培與繁殖 下一篇:斑點橐吾的栽培(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