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蕨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2 17:46 |
腎蕨(Nephrolepis cordwlia)又名蜈蚣草,圓羊齒。骨碎補科,腎該屬。葉形奇特,碧綠而有光澤,四季常青,既可作為室內盆栽觀葉植物,又可作為地栽切葉生產,做插花配料,具有生產技術簡單、養護方便、栽培年限長、生長勢強、價格較高、銷路較好的特點。近年來已成為室內布置中最受歡迎的觀葉植物和切葉材料之一。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三)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和孢子繁殖,近年已有用組培繁殖者。分株繁殖,全年均可進行,以5~6月為好,此時,母株已搬入蔭棚,氣溫變化較穩定,將母株輕輕剝開,每盆栽2~3叢匍匐枝,栽后放蔽蔭處,并澆足水保持潮濕,當根莖上萌出新葉時,再移入半陰處養護。孢子繁殖時,先要選用消毒泥炭或腐葉土,裝入播種木框內,然后將收集的腎蕨成熟種子,均勻播于木框內,噴霧保持土面濕潤,一般2月后長出孢子體。幼苗生長緩慢,需細心養護。腎蕨的組培技術,在世界上正日趨完善,我國近年才剛剛起步,應用于生產尚需進一步摸索。 (四)栽培技術 栽培腎蕨不難,但需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高溫,每天早晚需噴霧數次,并適當注意通風。盛夏要避免陽光直射,但澆水不宜太多,否則葉片易枯黃脫落。生長期每旬施一次稀釋腐熟餅肥水。若要周年生產切葉,溫度要保持在 20 C~30 C,新葉就會不斷萌發,晝夜溫差不宜太大。當溫度高于 35 C或低于 15 C時,生長受到抑制,越冬溫度應保持在5C~10 C,否則易受凍害。盆栽作懸掛栽培時,容易干燥,應增加噴霧次數,否則羽片會發生卷邊,焦枯現象。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剪鮮葉的時間最好在清晨或傍晚。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文竹的栽培技術 下一篇:菊花的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