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土層上出現大量雞腿菇菌絲后,從掀去塑膜、報紙開始,即進入出菇管理階段,該階段工作重點如下: (1)通風 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需良好的通風條件,是雞腿菇的重要特性之一。氣溫較低時需在9時至15時敞開通風,氣溫高時可在晚上通風,如溫差較大如10月份,可利用晚上敞開通風。或掀開柵膜予以通風,如在棚內感覺不到或感覺極輕微的“食用菌的特殊氣味”,標志著通風良好,否則需加強。 (2)濕度 出菇階段要求棚內相對空氣濕度90%左右,過高則易使子實體變色,或發生褐斑塊,使子實體采收后貨架壽命很短,并同時意味著棚內通風不良;過低則易使子實體過早翻卷鱗片,失去光澤,并嚴重影響產量以及質量。一般可控制在80%~90%之間。但要注意:增加濕度的辦法,是往地面澆水、棚面噴水以及空中噴霧等,不可直接向菇體灌水或向子實體噴水。 (3)溫度 雞腿菇子實體生長最適溫度為20℃左右,但在自然條件下很難滿足這個條件,也不易人工控制,目前唯一能做的是選好出菇季節,其次是根據溫度來確定管理措施。比如通過覆蓋物的調整、掌握通風的時間段以及通風時間等,盡量滿足或接近子實體生長所要求的溫度范圍。只要上述工作做得好,子實體將會呈現旺、嫩、大、白的生長態勢,過低或過高都將使產品的產量及質量受到影響。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光照 雞腿菇子實體生長所需光線比平菇要大得多,在六陰四陽條件下要比八陰二陽條件下長得好,這是雞腿菇的又一重要特性。但是,隨著光線的增強,子實體老化速度相對要快一些,色澤變化也大,因此,需根據情況及時調整光線,不可盲目增大或縮小。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