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稗草的栽培利用技術(shù) |
當(dāng)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8-02 19:08 |
野稗草遍布全國各地,生于田野、耕地旁、宅旁、路邊水濕地和沼澤地、水稻田中。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3.栽培技術(shù) 野稗對土壤要求不高,低洼易澇、鹽堿地上均可種植,但以肥沃的暗栗鈣土生長最佳。野稗一般以條播為主,行距20~30厘米,收草者每畝播量2.3公斤左右,收籽者每畝播1.1公斤,適宜春季無凍時期播種,也可在青刈燕麥后播種,覆土不宜太深,2~4厘米。 野稗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危害。因此,苗期應(yīng)及時除草、松土,有條件的可灌水和追肥。應(yīng)追施氮肥,每畝10公斤左右。孕穗~抽穗期野稗生長最快,此時可灌水一次,以提高其產(chǎn)量。 野稗作飼草以抽穗前期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為雙高,同時灌水后還可收獲少量的再生草。收籽實(shí)后秸稈產(chǎn)量較高,但品質(zhì)有所下降。收籽實(shí)以穗中部變黃即收,否則易落粒。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
上一篇:天津市2006-2007年度冬小麥種植技術(shù) 下一篇:草莓保護(hù)地栽培管理技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