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套種平菇 |
當(dāng)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8-02 20:16 |
在水稻生長發(fā)育期間,利用稻行空間和稻叢蔭蔽下的特殊條件套種平菇,既可為平菇的生長發(fā)育提供適宜的溫濕條件(晝夜溫差大,遮陽好,散射光充足等),使平菇獲得高產(chǎn),又可填補(bǔ)夏季菇少的市場淡季,豐富夏季蔬菜品種,增加稻農(nóng)收入。 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 2、堆料發(fā)酵。選擇新鮮無霉變的棉殼或金黃色稻草在陽光下曝曬2天,殺滅雜菌和蟲害,然后將上述配方中原料混合均勻,用石灰水拌料,料水比1∶1.6。再做成寬1.5米、高1.2 米、長不限的料堆。周圍蓋薄膜,頂部蓋稻草,如遇雨天可用薄膜蓋,不讓雨水流入料內(nèi)。 2-3天后翻堆一次,使料上、下、里、外調(diào)換位置。再堆2-3天,仍需覆蓋。 ? 3、裝袋接種。裝袋前在料堆四周用1∶1000倍敵敵畏和1∶100倍甲酚皂藥液將料和場地均勻噴一遍,進(jìn)一步殺滅蟲害,去掉氨味,搞好場地環(huán)境消毒。裝袋時料要裝緊,裝至距袋兩端各留5厘米即可,然后用2-2.5厘米直徑木棒在料中央打一洞,貫穿兩頭,用菌種將洞填滿,兩頭料面各播一層菌種,套上套環(huán),蓋上兩層牛皮紙,用繩扎緊,置于陰涼室內(nèi)發(fā)菌。發(fā)菌期間應(yīng)經(jīng)常檢查料溫變化和菌絲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雜菌及時檢出,注意通風(fēng)和翻袋,約20天可長滿菌絲。 ? 四、菌袋下田后的管理:菌絲長好發(fā)足后,此時正好是水稻封行抽穗完成,具備了遮陽保溫條件,將已長好的菌袋搬入稻田進(jìn)入出菇階段管理。菌袋搬入稻田前,一是要把圍溝、廂溝開好,排干積水(以后進(jìn)行濕潤管理);二是應(yīng)重治一次稻飛虱;三是將菌袋套環(huán)等去掉,將袋口挽至料平;四是菌袋擺放好后,灌一次大水,水淹菌袋不超過1/3,3-5小時排干,然后促使原基形成。后期的水分管理主要以勤灌勤放為原則。采用干濕交替的管理辦法,1周后可采收頭潮菇。采收一潮菇后,再灌一次大水,經(jīng)24小時后排水,便進(jìn)入二潮菇的管理, 10天左右可采收二潮菇。這樣共可收3-4潮菇,一直到水稻收割,如果菌袋還能出菇,可搬到其它場所埋土再出菇或者用于栽培雞腿菇。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每畝稻田一般可排放4000袋,每畝可產(chǎn)鮮平菇7000多公斤。(本稿由江蘇濱海縣食用菌研究所韓朝正提供 電話;0515---4103012 13851113822) 999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牧草種子播前處理 下一篇:西瓜嫁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