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白絹病一般危害蘭葉基部近土壤處。危害初期,受害部位變為褐色,呈水漬狀,逐漸腐爛變軟,易折斷。嚴重時假鱗莖也被侵染,并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病部菌核呈油菜籽樣,初為白色,后為黃色,最終變為褐色。 蘭花白絹病應以人工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具體方法如下:一是及時摘除病葉,拔除病株并集中銷毀。二是株間加強通風,植株之間不宜過密。三是加強肥水管理。在雨季應避免雨水直接沖灑在蘭苗上,避雨栽培是防止白絹病發生的重要措施。澆水應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保持盆土潤而不濕。四是培養土宜選用充分腐熟的腐殖土,以防病菌滋生。土壤使用前要高溫滅菌,或用0.2%的五氯硝基苯進行消毒。五是在植株發病時,噴施25%瑞毒霉或75%百菌清600倍至800倍液,每7天至10天噴1次,連續噴2次至3次即可。(記者 中華園林網)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CopyRight 2017 m.cqhuayin.com 蜀ICP備17029831號-2中國苗木網 All Rights Reserved.客服Q①②③網站地圖RRS地圖百度地圖